今视频客户端讯 扎根乡土、倾情付出,以党建领航乡村振兴,带领村民一起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在铜鼓县永宁镇坪田村有这样一位书记,他5年如一日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埋头苦干”,让坪田村变得越来越美,他就是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聂峰峰。
“乡村振兴关键是组织振兴,做好驻村帮扶,给钱给物不如建设一个更好的村党支部。”聂峰峰告诉记者,他一到村里就把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作为各项工作当务之急,以党建阵地建设为突破口,以党建带服务、以服务促党建,设立村班子定期专题学习制度,将村里能力强、求上进、学历高的年轻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让他们主动融入到村级事务中来。
同时,聂峰峰带头示范作用,带头开展学习、带头干事创业、带头检视整改,其宣讲视频《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壮美画卷》在“学习强国”平台刊播;组织成立“青年党员突击队”,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聂峰峰始终把如何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铜鼓县诚扬针织有限公司落户坪田,并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协助企业发布招工信息等,让企业年销售额由最初的20多万元增加到约210万元;并动员该企业负责人肖诚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他也因此荣获2023年 “铜鼓最美就(创)业人”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聂峰峰还依据村里特色资源,打造集农耕体验区、劳动实践基地、手工制作室等为一体的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大力发展研学产业,每年吸引超6.8万名中小学生到坪田研学打卡,将坪田村打造成青少年“成长的乐园”。据统计,该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创收5万余元,带动村部周边每家农户增收上千元。
此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用“旅游+”模式,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60亩花园、800亩果园(黄桃、梨、猕猴桃、桑葚)、1000亩茶园、10000亩竹园产业基地。丰富村级业态,投资90万元建起温室大棚,发展灵芝种植,成为当地村民的“摇钱树”。
不只是经济,聂峰峰还倾情服务解民忧。他与村“两委”干部一道,经常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向村里的老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困难户征求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他拍摄短视频56个,通过“乡村振兴坪田行”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发布,宣传风土民俗、特色美食、自然景观等,提升坪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帮助坪田村开展消费帮扶,2024年以来销售方便笋、茶叶、土鸡蛋、土猪肉、葵花籽油、雪桃等2.4万元;争取资金218万元,完成坪田村污水管网提升工程,解决易地搬迁点化粪池堵塞、屋顶漏水等遗留问题。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通过5年的努力,坪田村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0年9月,聂峰峰被铜鼓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评为铜鼓县脱贫攻坚“最美扶贫人”;2023年7月,聂峰峰被宜春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评为2023年度市级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干部。坪田村也因此获评江西省乡村振兴样板示范村、宜春市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地等荣誉称号;在宜春市“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建设计划完成情况核验中,该村成绩位居全市第二名、铜鼓县第一名。
如今,坪田村集体资产达到1000万元、集体收入近60万元,这里已然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醉美”村庄。(记者 罗津 通讯员 刘广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