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查出“肠上皮化生”怎么办?

有位病友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他手捂着肚子,说肚子又痛又胀,精神状况也不是很好,说话有气无力的样子,在简短问完他的病情后,我院肝胆病科葛主任稍加思索,估计是患者胃部有问题,很有可能不是简简单单的胃炎,在葛主任耐心询问完后,嘱咐患者去做一个胃镜,以更好对症下药。一天后,果不其然,患者当时检查出了中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轻度肠上皮化生。果然不出葛老师所料,当时的胃部情况确实令人堪忧。

640

葛主任说:“别紧张,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现在比较常见,也不要过于担心,只要积极吃药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葛主任的一番话犹如给患者忐忑不安的心注射了一针“强心剂”,患者顿时倍感信心大增,回到家里后积极吃药,坚持自己煎熬药物,其后的几个月里,定期来找葛主任开药,积极复查,患者的肠上皮化生竟然消失了。

“葛主任的药吃了还是有效果的,刚开始没什么明显的变化,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开始出现了。”一年后,胃镜复查结果显示: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之前的那个胃部糜烂不见了,肠上皮化生也没发现,伴有轻微的胆汁反流。

更可喜的是,一年半后,患者的腹痛腹胀均消失了,心情也非常愉悦,于是又做了一次胃镜,最终结果是轻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又比原来的状况好了许多,这是一个好的结果,激励着患者愈发相信中药的魅力所在,也愈发提高了中医自信。

在上面的医学案例中,提到了三个专业性名词。分别是“非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胆汁反流”,下面将为大家逐一介绍。

非萎缩性胃炎,顾名思义,就是说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胃黏膜出现了病变,这个病变,主要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并有可能伴有糜烂,胆汁反流等情况。但是,没有胃黏膜萎缩,化生的一种慢性炎性改变,是一种慢性胃黏膜炎症,故称为非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又被称作为“胃痞”“胃脘痛”。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有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瘀阻胃络等,亦有肝胃不和,肝胃郁热等证型,其中以脾胃湿热型最常见。

肠上皮化生就是说肠上皮黏膜取代了胃黏膜,然后在胃内异常增殖,它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也就是说必须有载体才能够出现,它常见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那么肠上皮化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罪魁祸首肯定离不开“幽门螺旋杆菌”这个“捣蛋鬼”。肠上皮化生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高盐饮食,抽烟等有密切关系,而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肠上皮化生的主要因素。此外,胆汁反流也会导致胃黏膜的损伤,从而出现肠上皮化生。再讲得通俗一点,胃部的炎症没控制好,结果导致肠部发生了病变。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症状多不典型,以上腹部不适(嘈杂、胀闷、慢性疼痛)和食欲减退两种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为主,可伴有反酸、烧心、嗳气、口苦等其他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大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的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仅是做胃镜过程中发现的病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肚、食欲不振、反酸水、反胃等非特异性症状,做胃镜时看到局部胃黏膜绒毛状结构,可能提示肠上皮化生。

胆汁反流,它是指胃的幽门功能发生紊乱,幽门括约肌机能失调。如下图所示,正常胃的出口有一个闸门,类似于“开关”的作用,也就是幽门括约肌,正常情况下,胃内食物残渣通过它进入十二指肠,而当它出现病变的时候,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就会倒流流入胃,从而造成慢性胃炎。

640 (1)

胃炎如何治疗

欲知胃炎如何治疗,请听葛主任娓娓道来。

“广大青年朋友,中老年朋友们,大家好。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从去除病因(尤其是根除Hp,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幽门螺旋杆菌)、促进胃黏膜修复,保护胃黏膜、提高胃黏膜防御这几个大的角度出发。

日常生活中,少吃对胃黏膜刺激的食物,如烧烤、油炸等。对于有慢性胃炎等基础病的患者,在注意饮食的同时,也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药物,平时服用一些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挫,雷贝拉挫,也可以服用中药进行进一步的调理治疗,平时还可以补充一些消化酶,帮助消除胀满等症状,比如江中健胃消食片,我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手段,慢慢修复胃黏膜炎症,从而可以有效遏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江西省中医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