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家博物馆每年免费接待3000余万人次

近日,江西省文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南昌召开。记者了解到,在全省文物系统砥砺奋进下,我省文物事业走过了投入最多、发展最快、成果最大的黄金十年。



▲江西省博物馆举办的“寻·虎——小鸟虎儿童主题展”吸引众多游客参观。资料图

文物保护利用渠道不断拓宽

在我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物保护的渠道不断拓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公众考古、文物类短视频“火爆出圈”,“拯救老屋行动”探索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金溪模式”。

十年来,文物保护志愿者、社会组织以及非国有博物馆、民间文物收藏队伍稳步壮大,社会各界自愿捐赠文物、社会资本捐助文物修缮等明显增多,人民群众参与关注的热情持续高涨。

文物工作取得成效“前所未有”

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加快推进,36个省级重点调度项目开工率达91.7%,基本完工率达52.8%,完成长江文物资源专项调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保护规划》正在抓紧编制。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富有成效,景德镇窑址申遗、陶阳里御窑景区创建5A、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程成为全国样板,率先开展红色标语普查和保护试点,创造全国“新样板”。连续12年成功举办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红色旅游领跑全国,焕发出“红色江西正青春”的时代光彩。

新增第七、八批国保单位108处和第六批省保单位684处,新增世界遗产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中国传统村落413个。实施考古发掘118项、调查勘探270项,出版报告专著26部,荣获“百年百大考古发现”4项,“新时代 考古新发现”3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囊括考古领域所有奖项。8处大遗址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4处大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率先启动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设,建成江西省文物保护研究基地。

全省博物馆事业展现新精彩

在我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共196家,每年举办展览1200余场,接待观众3000余万人次,33家博物馆成为旅游景区景点。今年“五一”假期,全省博物馆接待游客总人次超2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国家等级博物馆有61家,获“全国十大博物馆陈展精品奖”9个(全国第六),建成中部首个文物大数据平台“博物江西”。江西省博物馆新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等成为文化新地标,涌现出一批文博先进单位和优秀代表。

十年来共追缴文物6761件

过去十年,我省全力推进全省文博单位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全覆盖,率先建成省级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实施文物安全防护工程250余项,完成新增国保和省保单位“两线”划定,推动落实文物安全管理责任,3个文物案件评为全国十佳或优秀案卷。侦破文物案件36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98名,打掉犯罪团伙59个,追缴文物6761件。

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实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3336”行动计划为抓手,不断推动全省文物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推进景德镇窑址申遗,加强长征文物整体保护展示,深化长江文物资源调查研究,打造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江西样板”。

启动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施文物安全整治和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

启动一流博物馆和特色百馆建设计划,开展低等级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试点。推进博物馆融合发展和智慧化建设,让博物馆成为“文化客厅”和“网红打卡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