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在宜春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紧张上演,宜春市急救中心出诊人员凭借快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精湛过硬的急救医术,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名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62岁的颜女士家住中心城区某小区,既往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史。7月7日上午,颜女士出现头晕及全身不适感,自以为是血压控制不好。女儿则猜测会不会是轻度中暑,建议她前往医院诊治。然而颜女士自觉症状不重,拒绝了这一建议,在家自行加服了降压药物,不久头晕症状明显好转,女儿便也没有进一步坚持。
晚饭后,颜女士在女儿的陪同下,到楼下人行道散步,不料18点38分,她毫无明显诱因突然倒地,头部着地,口鼻内有血液流出,呼吸困难且面色苍白。女儿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坏,一时不知所措。众多邻居迅速围拢过来帮助,在附近正在营业的药房工作人员也赶忙走出帮助拨打120求救。
市急救中心聂旭日医生带领急救团队接到指令后,立即启动急救车,风驰电掣般赶往现场抢救。途中,聂医生回拨电话确认患者情况,极力安抚家属恐慌情绪,冷静且清晰地指导现场目击者施行初步的急救措施。
仅仅7分钟,急救团队便抵达现场。急救医生快速评估后,发现患者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听诊心跳微弱,呼吸呈叹息样,颈动脉搏动无法触及。“快!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随着医生的一声令下,急救人员迅速分工协作:医生负责胸外按压,护士同步予以吸氧和建立静脉通路,驾驶员协助医护人员抢救,所有抢救措施都在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
紧接着,急救团队齐心协力将颜女士转移到救护车上准备送往医院抢救,并继续争分夺秒地进行救治。途中,患者心电图及心电监护仪显示出现室颤,医护人员当机立断给予非同步电除颤。然而,电除颤后心电监护仪显示仍为一条直线。但白衣天使没有放弃,持续不断地进行胸外按压,仔细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使用球囊面罩进行人工辅助通气,并为患者静脉推注肾上腺素 1mg。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颜女士的心跳终于恢复。到达医院急诊科时,心率为117次/分,血压113/88mmHg。随后,院前急救人员与院内医务人员进行交接,由医院继续后续抢救治疗。后据回访得知,患者仍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急救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遇到呼吸、心搏骤停的患员,学会进行心肺复苏,会熟练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至关重要。对于此类患者,最佳的抢救时间窗口是4分钟。若能在现场及时给予徒手心肺复苏并配合 AED 的使用,将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心肺复苏包含三个依次进行的步骤,分别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时,施救者需将一只手掌根置于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即胸骨下半部),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30次。按压深度方面,成人为5-6厘米,儿童约5厘米(或1/3胸径厚度),婴儿约4厘米(或1/3胸径厚度),按压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同时要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能够完全回复原状。开放气道可采用仰头举颏法。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口(婴儿口对口鼻)吹气2次,每次约1秒,吹气时应能观察到胸廓隆起。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个循环,每5个循环评估一次患者呼吸和脉搏。如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将其翻转为侧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未恢复,继续实施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急救中心还建议: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家有心脏病人的家庭都应配备AED。AED的使用方法为:打开电源开关,按照图示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等待AED分析心律。如需电击除颤,等待AED充电,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按下除颤按钮。除颤后,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AED再次分析心律。全程遵循AED语音提示操作,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聂旭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