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别再被“天价内衣”坑了

4月13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涉及号称能治病的“天价内衣”。

近些年来,总有些号称“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好东西”出现在公众视野。其中有听说过治百病的床垫、普通食醋治百病、听音乐也能强身健体,而如今竟出现“治病内衣”,以天价兜售给消费者,令人感到滑稽又愤慨,但理性来看,“天价内衣”根本上就是“智商税”。

作为消费者,面对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要保持理性,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迎击“障眼法”。不法分子出“新招”,消费者需“以不变应万变”,挑选产品当经得起科学逻辑的推敲,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能简单听信“洗脑式”宣传,便不能自拔。不法分子“画大饼”,消费者需经得起诱惑,“垂涎三尺”难免走进圈套。同时,消费者要主动联合起来,筑起“保权益”高墙,共同抵制披着“高科技”外衣下的低能产品,合力拿起法律的武器予以痛击,堵住不法分子“花言巧语”的嘴。

诚然,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是消费者最可靠、最强硬的“后盾”,有关部门不妨时常“敲打敲打”,彻底封死不法分子的财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另外,对所售内衣的功能作超出使用范围的夸大宣传,且缺乏医学证明和相关依据,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已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

总结过往侵权案例不难发现,不法分子“善于发现”特殊群体的需求,总喜欢“看人下菜碟”。受骗案例中女性除了看中“天价内衣”治百病功能外,还将修身塑形作为其“亮点”,如果交纳4万元,还将赠送其一套价值八千元的化妆品,并成为中脉的加盟商,简单的内衣选购成了赤裸裸的投资诈骗。其中也不乏有一些老年人,只听只言片语,便买下“保健长生药”。而这或许正是相关部门打击此类违法犯罪的关键一环,不妨盯准“少数人群”,积极开展相关违法诈骗案例宣讲,能让消费者练成“火眼金睛”,掌握一定的辨识技能,也能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者避免上当。

要明确,无论哪种“黑科技”都不能代替医生的治疗,某些产品炒得越热,就越需要静下心来“冷思考”。保障消费者权益需要每日“拉弓”,才能将“雷霆之箭”射在“靶心”,这样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韩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