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频客户端讯 新《职教法》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与突出优势。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既关乎学生成长、就业与职业发展,更关系到校企发展的竞争力。针对校企协同育人知识素养不实、价值信仰不清、实践教学不强、系统保障不足等问题,南昌职业大学根据职业本科“属性—价值—发展”特质,依托职教本科优势与校企合作现实,创新与实践了基于标准引领、价值重塑、技术赋能多维度、全链条的校企协同育人“3E”育人模式。
一、重塑价值链:内化于心的知识素养“教育”Education
教育“Education”作为“3E”模式的核心,强调知识素养和技能的内化与传承。新《职业教育法》强调的“德技并修”“德为先”,都充分体现了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南昌职业大学为了更好推进学校的职业教育改革,反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之间的不适应,依托“三位一体”角色(高校、民办高校、职业本科高校)与职业教育发展现实,坚持立德树人,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并修,公益性与职业性共举,将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贯穿育人全过程,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价值理性或者价值链的重构。
一方面,学校聚焦“结匠缘、树匠心、走匠路、连匠艺、铸匠魂”理念,将劳模开讲、工匠展示、大国工匠进课堂、重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双五适应”日常化、制度化,写进合编教材、走进共享课堂,并全程贯穿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德法教育、创新教育、技能教育,实现素养导向与价值浸润,重塑价值链,完成校企“内化”协同的知识素养“教育Education”。另一方面,价值链的重塑有效指导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技术理性。
即校企联培中,以德树德,以劳育劳,在专业共建、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教师顶岗实践、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协同研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联合培养服务区域发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着力改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软实力不够、硬实力不强、认同度不高等问题,有效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二、做优技能链:外化于形的实践教学“实施”Enforcement
南昌职业大学始终秉承产教融合理念,以企业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围绕实践教学“实施”Enforcement,共同协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师资共享,课堂共用,合作共建“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合作模式,不断做深技能传承链条。
一方面,对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构建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与“岗课赛证”课程体系。通过整合学科专业资源,校企联动、资源共享、四个对接,以任务驱动实验实训育人“课”、以项目驱动培训+实践、“八个共同”实现育人“赛+证”,以本三专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毕业实习实现育人“岗”。强化外控场景实践教学,设计开发了“认知实习-岗位实习-校企协同-创业实践”逐层递进、相互融合的四层综合实训项目。此外,还创建了与学生就业创业活动高度仿真的微型就业育人环境与综合实训平台。
另一方面,对三年制高职开展校企合作“2+1”培养和本科四年制“3+1”培养模式,即在校集中学习两年和三年,在对应的企业综合实习1年,前面的2年或者3年有效的保证了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内容的开展,最后1年学生通过面试进入企业实习、获得1+X中高级技能资格证书。同时,这种“工学交替”是一种“轮岗式”学习实践,学生交替上岗、无缝对接,形成“开放式”轮岗秩序,企业运营过程满足了相对系统、完整的闭环工作状态。
此外,在学生培育过程中,以项目为引领,根据企业岗位特点提出培养要求,结合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教学观摩等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方法,疏通了教育教学中的堵点,一方面学校教师将项目内容融入到相关课程教学中,另一方面企业派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职授课,共建校企“订单”培养模式,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岗位“零距离”互动、就业粘性更强。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设置、实习内容及考核标准,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符合行业需求。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
例如,学校与华为、中兴等多家标杆企业、工头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和创办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生入学就在实训基地中进行实操,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提供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实现了校企的共融共赢。
三、做实系统链:固化于制的保障“工程”Engineering
系统保障工程“Engineering”作为“3E”模式的最后一环,是内化于心的知识素养“教育”Education和外化于形的实践教学“实施”Enforcement的实现保障与根本支撑。南昌职业大学在校企协同育人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机制,由合作目标、协同能力、运行机制、效果评价驱动的场域协同,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支撑,提升了学生社会服务能力。
一方面,学校制定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的规范性制度文件,确保教育质量得以保障。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学校不断强化“校企协同”的组织强化,成立了理事会领导下的“产教融合中心”和办公室,配置相应工作人员,由专职校领导专门负责。同时,校级层面会定期召开产教融合、引企入校专题工作会,以更好的服务与保障校企协同育人。
四、做强共生链:实化于行的校企协同质效
随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实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其中,针对职业教育,《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职业教育职业本科如何从“大有可为”转向“大有作为”。南昌职业大学作为首批职业本科,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本”,不忘职业教育本色,不忘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本心,不忘培养技能型人才之本位,紧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加快推进科产教融合优势,依托校企协同育人优势,正在驶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
(一)面向市场,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多模态基地平台共建
近年来,我校秉承行业指导、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社会参与发展理念,聚焦“产教融合”,对校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教学功能进行整合,形成了跨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教融合实验平台。相继建成了京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云计算人才培养创新中心、NVU电子竞技俱乐部、中兴ICT产业学院、华为ICT产教实训基地等。
以产促学,以产促教,实现技能人才的高水平培养、高质量就业。同时,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出发点,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和制度保障,主动与政府、企业展开政校企的沟通、协作,先后与安义工业园区、小蓝工业园区、高新开发区合作共同举办了多场省内“双选”会,搭建了多家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了安义铝材门窗学院,落实从景德镇引进陶瓷制作生产线,成立陶瓷产业研究院,共建江西陶瓷特色产业产教融合基地。同时,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也作为了合作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
(二)面向实践,建立了“校内+校外”实训中心(基地)
针对当前我校学生还存在“长于智、疏于技、弱于劳、缺于体美”之现实,学校坚持院校二级管理体制,以智增智、以劳育劳,深刻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依托专业优势和行业需求,建立了多家校内校外实习实训中心(基地),切实实现工学结合和学生零距离就业。目前,我校已与300余企业(商会、园区)建立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0余个,培训高技能学生10000余名,建成产业学院7个,产业研究院5个。
(三)面向产教研,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专业+项目(课题)+基地”范式
当前,学校依托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本科专业和专业群,结合上下游产业项目服务平台,构建校内导师+学生项目组,推进专业产教融合平台、校企协同体与产业学院共建。自启动构建产教融合全链条体系以来 ,我校已获批20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协同企业立项横向课题近200项、横向科技咨询(服务)项目15项,年均横向科研经费近1000万,培育了5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完成校企合编教材20余部,建设了8个省级培育基地,校企共建本科专业16个,建立市域联合体1个,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7个,年均横向服务经费达1000万元。
同时,经济管理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立项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并于2022年2月通过验收,且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成立了多个校企合作“名师工作室”。另一方面,我校重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市场发展需求、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结合起来,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我校2021年被评为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省级职业院校教师“1+X”证书试点培训基地,获得江西省“1+X”证书联盟优秀试点院校等荣誉,并得到合作企业一致性好评。
综上,经过近几年不断探索实践,学校已培养了近万名校企协同“3E”育人的专业人才,就业率、对口率、满意度持续上升。相继获评国家先进社会组织、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省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化建设创新试验区、省级“众创空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赛事奖项800余项。涌现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最美大学生(提名)等一批优秀毕业生。因此,校企协同“3E”育人模式不仅是南昌职业大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索,更是数字经济时代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实现了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为学校如何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指明了方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