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天新闻丨江右时评:全链条发力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犹如春风化雨,让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焕然一新。这场刀刃向内的作风革命,以雷霆万钧之势荡涤积弊,以润物无声之力浸润人心。在新的历史节点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以“全链条”思维一体推进“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开门教育”,使各环节既独立成章、又环环相扣,形成精准施策与系统推进的治理闭环,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与价值坚守。

坚持分类指导,以“精准滴灌”破解“千人一面”的学习难题。党员干部身处不同岗位,犹如根系深扎于不同土壤的树木,所需养分与生长规律各异。唯有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分类指导原则,才能让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对“关键少数”而言,其决策言行如风向标,引领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风气走向。要聚焦权力运行的“核心枢纽”,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会、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将镜头对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背后的权力滥用、利益输送等问题,让“当官不是做老爷”“权力姓公不姓私”的理念深植于心。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其作风优劣直接关乎民生冷暖。要针对基层“微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创新情景模拟与通俗宣讲结合的教育模式,利用好乡镇党校、社区实践站,开展“方言版”政策解读,将文件条文转化为“办好事、不伸手”的日常习惯,将“公务接待不得超标准”等细则转化为群众易懂的“三菜一汤”,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坚持全面自查,以“深度体检”激活“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自查自纠是作风建设的“显微镜”,唯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正视问题,以动真碰硬的态度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做到防微杜渐,让自查自纠成为提升作风建设的有力抓手。各级党组织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构建“全面扫描、深度透视”的自查体系,制定涵盖办公用房、公务接待、会议文件等方面的“体检清单”,组织个人自查主动亮明问题、部门交叉互查打破“自己查自己”的局限、单位数据比对精准识别隐形变异问题,既关注“看得见”的显性问题,也深挖“藏得住”的隐性问题。党员干部要对照清单逐条“过筛子”,既查“车轮上的腐败”“舌尖上的浪费”等显性问题,也挖“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审批中的不作为”等隐性问题,对自身作风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对党性修养进行一次深刻考验。

坚持狠抓狠治,以“闭环管理”筑牢“靶向整改”的制度屏障。整改落实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对查摆出的问题要实行“台账式管理”,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改。针对共性问题,要通过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建立长效机制。对于个性问题,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要倒查分管领导监管失职,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同时,要建立整改效果“双向评估”机制,既看问题是否销号清零,通过定期“回头看”确保整改不反弹;又看群众是否认可满意,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让整改成效接受群众监督和历史检验,以“清单化推进、销号式管理”杜绝“纸面整改”,让每项整改成为作风建设的“加固工程”。

坚持开门教育,以“阳光治理”构建“共建共享”的长效格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离不开“开门纳谏”的智慧;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由群众来评判。要结合精简会议、优化服务的实践案例,让抽象纪律转化为可触摸的行动指引,形成“干部群众共学、作风问题共议”的互动格局。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监督网络,实现“指尖举报”与“门口监督”全覆盖。建立“日常考核+专项督查+民主评议”三维体系,日常考核紧盯上下班纪律、服务态度等“小事小节”;专项督查聚焦节日“四风”、项目审批等“关键节点”;民主评议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及群众代表意见,将评价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让“老实人”得褒奖、有舞台,让顶风违纪的“撞线者”受惩戒、让位子。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分类指导解决“靶向性”问题,让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全面自查破解“隐蔽性”问题,让各种病灶无处遁形;狠抓狠治攻克“顽固性”问题,让制度刚性持续发力;开门教育回应“关切性”问题,让监督治理充满温度。当“关键少数”的示范效应、“基层末梢”的实践创新、“群众参与”的监督合力形成共振,必能构建起“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作风建设新格局。(郑慕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