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新增一处打卡地!江西大型仿宋建筑群临汝书院即将完工

江西大型仿宋建筑群临汝书院布展项目即将完工。

施工人员正在对石刻板上字体描“金”。

临汝书院内“北人南迁”场景。

临汝书院2号楼——临川文化发展展区。

“太开心啦,我们家门口也有打卡圣地咯!以后随时可以带着孩子去走一走看一看。”日前,家住临川区上顿镇河西街的胡女士兴奋不已。这不,人们翘首以盼历时两年打造的临汝书院已进入运行调试和初步验收阶段,届时,这里将成为抚州新晋的打卡地!

临汝书院位于临川区上顿渡镇河西街,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打造,总投资约2.8亿元,占地面积约6.3万平方米,设计有文成宫、书院、大门、商业建筑四大建筑群落,书院集儒学与书院文化展示、儒学文化研究、文化类商业消费等功能为一体,旨在打造集研学、文旅、情景商业于一体的江西文化旅游目的地。

临汝书院,又名南湖书院,原名南湖道院,初建于南宋。古临川曾被称为临汝,取自临水和汝水,而临汝书院之名也由此而来。书院复建工程于2018年开始施工,仿照古代学宫结构建造,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合院式布局,为江西大型仿宋建筑群。

近日,趁着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记者慕名赶往临汝书院施工现场,经过上顿渡大桥后,再往左拐入河西街,2公里路程后,一座座古朴典雅、气势恢宏的仿宋建筑群映入眼帘,九层高的宋式状元阁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夺目。

记者来到临汝书院大门口——棂星门,大门正中间写着“临汝书院”四个大字,右侧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加紧核对十里文化长廊梦公子雕塑数量。进入大门,走过泮桥,记者来到中轴线广场,中心位置摆放的是孔子像,高3.2米,重约14吨。广场左右两侧摆放多媒体状元鼓和高升鼓,以击鼓明志,通过击鼓表明自己的志向。此外,左右各8根旗杆,古代称为“楣”,由杆座、杆身、杆头组成,顶部为斗,寓意才高八斗,古时以“竖旗杆”象征荣耀与地位,也有一种激励与模范的意义。

随后来到执允堂,走进大厅,眼前一切让记者仿佛穿越时空来到古代。中轴线上共有4个空间,分别以古时读书用的纸墨笔砚作为主题串联。大厅为临川名人馆,用一张画作为故事线。中间摆放9米高、1.3米粗的檀木,上面写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8个鎏金字,主背景以临川建筑风格作为影壁墙,上面以磨漆画方式摆放临川全境地图,四周以铜浮雕形式展现7个(非临川籍)临川名人,背后以王勃创作、文征明书写的滕王阁序砖雕作为装饰。四周则以长约70米的临川版本的 LED屏“才子上河图”作为背景,展示抚州自唐以来的人文地理、人情风貌等。同时摆放着古至今来的30多尊临川籍多媒体名人雕像,整个画卷通过凹凸形成人字形,寓意临川多名人。

该书院内还设有9层高的塔式状元阁和文成宫。状元阁以光耀临川千年之笔作为主题,笔高约20米,垂直于1至5楼塔体中心位置,笔杆以临川名人及其文章、诗句作为装饰,逐级而上。其中,2至5层为藏书阁,每层有两套电子查阅系统,可查阅临川名人的古籍。文成宫则以一块墨作为主题,中心位置摆放铜胎鎏金孔子像,两侧摆放仲由、颜回二圣,左右以照壁形式,摆放孔子72贤的磨漆画,前后隐壁墙上辅以对联。文成宫后厅,以宋代风格设立讲堂,以砚台作为讲台,摆放42张桌椅,可作为传承教室,四周摆放孔子“五常”照壁,以立身之本、立家之本、立国之本告诫传承人读书的目的。两位50岁左右的周边居民在此拿着丝巾摆拍留影。“想不到书院这么大这么漂亮,必须留个影。”其中一女士说。

“临汝书院布展项目已经完成了95%,目前正在进行各展项和展区的运行调试,争取月底全面完工。”该项目负责人尤卫东说。据悉,书院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将成为临川文化的宣传平台、临川教育的推介平台、临川文旅产业的聚集平台。同时,也将成为今后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文/本报记者傅风秀 图/本报记者陈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