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37届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圆满收官。这是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的规模大、层次高、影响广泛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也是一项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选拔和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
一直以来,科技创新总是跟大国重器紧密联系,与科研人才紧密相连。其实,科技创新从来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跟普罗大众息息相关的“国之大者”。从“创新从娃娃抓起”,到“科技创新青年先行”,说明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没有年龄段,只有进行时。作为培育新生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真切感受科技的魅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科技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让素质教育开出梦想之花,离不开科普教育。而开阔青少年视野,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是科普教育的落脚点。近年来,在国家实施“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科普教育愈发受到学校、家长的关注。笔者所在的学校金溪县第一中学,就会经常性地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学习科普知识机会,更为一批批热爱科学、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青少年埋下了科技的梦想种子。
培育创新文化,养成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科技创新的接力棒终归要落到青少年一代的手中。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仅仅是一次比赛,而是提供了叩问科学殿堂,接受科技熏陶的机会。作为教育的载体,各级中小学校要不断夯实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基础,强化特色,打造科技教育品牌,促进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全面深入发展。
激发更多孩子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兴趣,为科教兴国贡献力量,需要正确引导,也需要深入挖掘科学知识这座宝藏。各相关部门不仅要举办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也要以此为契机为孩子们的科技梦想插上翅膀,以科学精神引导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孩子们在发现、探索、思考、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认知、开阔视野、锻炼能力,从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智能化信息化潮流中,加快建设创新基地和人才高地,更需要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实践中,以新生力量赋能,照亮科技创新的未来,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周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