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有故事丨小豆子大营养 坦桑尼亚民众爱上“中国饮料”

中国人喜欢喝豆浆。在非洲国家坦桑尼亚的莫罗戈罗省,不少当地民众也和中国人一样爱上了喝豆浆。

这源于2021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和当地合作开展的“小豆子大营养”项目。

多年来,从种玉米到磨豆浆,中国“小而美”的农业技术方案正在助力坦桑尼亚提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改善民众的营养状况,推动当地减贫和发展。

在联合国南南合作日到来之际,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对相关项目团队进行了专访。

在坦桑尼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当地村民展示从中方团队那里学习到的磨豆浆方法。

今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小豆子大营养”项目团队受邀参加坦桑尼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中方团队展示了手摇机器给玉米、大豆脱粒以及如何用石磨制作豆浆的方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唐丽霞:这个农业博览会在非洲非常重要,总统和政要都会去参观指导考察。中方的展示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

在坦桑尼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当地村民展示从中方团队那里学习到的磨豆浆方法。

奥马里·哈约是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慕泰果瓦辛巴村村民,这些年他在中国专家的指导和培训下学习制作豆浆的技术,有了稳定的收入。在今年的坦桑尼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他在现场展示和销售豆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奥马里·哈约:在农业展览会上,人们非常喜欢我的豆浆。我目前的目标是增加机器设备,以便制作更多的豆浆,并将其销售到其他地方。

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右一)与当地农业官员调研农户情况

从2011年起,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带领着团队来到坦桑尼亚开展农业合作交流工作。

他们来到莫罗戈罗省,经过实地调研之后在当地实施基于中国经验的玉米密植技术,通过集约化的精耕细作方式提高单位玉米的产量。

中国农业大学唐丽霞教授(左二)与武晋教授与“小技术大丰收”项目示范户在一起

唐丽霞:通过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的分享,当地人就发现,产量提高后不仅能够满足自己家里粮食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有一些剩余去销售,获得的现金可以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在村里改造房屋、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当地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

“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开展前后,项目村产出玉米的差异(左为项目前,右为项目后)。

2018年,“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得到推广,成为“千户万亩玉米增产增收项目”,该项目还获评联合国南南合作最佳案例,并被纳入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九项工程”中的“减贫惠农工程”。

当地农户在阅读“小豆子大营养”项目文件

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团队正式推出“小豆子大营养”项目。

唐丽霞:2019年提出了这个想法,看看能不能让当地农户种一些大豆,再磨成豆浆,吃一些豆制品,来改善当地人的营养结构。

中方团队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选择了四个村作为试点,推广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种植技术,分享豆浆、豆饼等豆制品及豆类饲料的加工方法。

唐丽霞:我们发现在两个村子里面,有两个农户开始做豆浆来销售,开个小豆浆店,不仅卖豆浆,还卖午餐和豆制品,大家就非常高兴。今年我们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也去看过这些店,提出“ China drink”这个概念在当地很受欢迎。

罗萨莉亚博士是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在坦桑尼亚的合作者之一,她是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负责经济和生产部门的副行政秘书。罗萨莉亚表示。多年来莫罗戈罗省一直在与中方专家开展农业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罗萨莉亚博士

罗萨莉亚:通过这些技术,农民不仅能够为家庭提供食物,还能够将部分农产品出售到市场,农民因此获得了一些收入,农民还能够在当地加工豆浆,我们还教他们如何利用豆浆加工其他产品。通过这种合作,我相信现在我们的农民不仅可以正确地种植玉米,还可以正确地种植大豆。我认为,这些来自中国的技术可以在坦桑尼亚乃至非洲适用,这是一项非常大的成就。

当地农户奥马里·哈约点赞中方“小豆子大营养”项目

这些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团队的持续推广下,豆浆凭借浓郁口感和丰富营养正在当地悄然流行。农户奥马里·哈约靠着种大豆、卖豆浆的收入成功开起了一家小餐厅。

奥马里·哈约:这个项目对我来说非常具有“解放”意义,并且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收入、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我希望每个农民都能像我一样加入并从中受益,因为这非常有帮助。

唐丽霞表示,中方团队希望能够继续提高大豆的产量,在当地形成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更好地服务当地民众。

唐丽霞:现在团队正在谋划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我们也正在寻找一些支持,把整个豆子产业链条建立起来,让大豆有销售市场。当地政府对我们的工作也积极支持。

图片由中国农业大学项目团队提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