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一句句深情话语、一次次亲切鼓励,传递着春风拂面般的温暖;一个个暖心举动、一项项帮扶举措,恰似绵绵春雨,让广大残疾人心田滋润、满怀希望。
让更多的人“看”到残疾人,“格外”关注关爱残疾人,维护残疾人尊严、保障残疾人权利、增进残疾人福祉,离不开党员干部的作用发挥,离不开“党建+”的引领赋能,打造全过程关爱残疾人体系成为关键。
强化心理关爱,帮助残疾人驱散心灵雾霾。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残疾人总会度过一个难熬的阶段,甚至会一辈子走不出自己的心理阴影。这个时候,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心理上的关爱,给予细心叮咛。在残疾人事业中,各级党委政府还需当好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驱散心灵雾霾,树立健康生活的信念,为下一步激励他们勇敢迎接生活挑战、努力实现人生梦想打下良好基础。
强化精神关爱,帮助残疾人摆脱人生困境。只有残缺的身体,没有残缺的人生。只要一个人精神上健全,那这个人就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可以成功的。做好残疾人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要做残疾人的知心人、贴心人,要多从精神层面鼓励鼓舞他们,为他们雪中送炭,为他们消除有形无形的障碍和歧视,助力他们摆脱人生困境。
强化行动关爱,帮助残疾人走向光明未来。对于每一个依然努力追寻梦想的残疾人来说,需要的不是怜悯,不是救助,而是实实在在的关注关爱。给他们创造条件,他们就有机会去自立自强;给他们梦想舞台,他们就有机会去过得精彩。而创造条件和搭建舞台,各级党委政府就不能缺席。相关兜底政策,相关贴心服务都需要落到实处,让更多的残疾人沐浴在阳光下,才能让更多残疾人在乐观向上、拼搏有为中走向光明未来。(杨丽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