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10月20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统计局联合召开江西省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永生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处长周红,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胡九根,省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处处长徐宇林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新社记者(文颖 摄)

中新社记者:从刚才发布的情况来看,前三季度我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如何评价我省前三季度经济运行表现?

曾永生: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发展韧性持续显现,总体呈现出“运行稳、韧性强”的运行特点。

一是“运行稳”。从生产端看,三次产业平稳增长。农业基础地位稳固,全省早稻增产丰收,总产量134.6亿斤,同比增加5.3亿斤,秋粮生产总体较好,有望实现稳产稳增;工业生产发展平稳,38个行业大类中有35个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2.1%;服务业稳定恢复,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7.1%。从需求端看,内外需求总体稳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7.8%、18.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1.2%、66.6%,同比提高1.9、2.9个百分点;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升级类商品销售活跃,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3.8%、34.2%;对外贸易稳中有升,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3.8%,出口增长14.7%,增速较1-8月有所提高。

二是“韧性强”。从经济结构看,协调性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保持基本稳定,制造业占比提高。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4.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占GDP比重34.3%,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去年同期2.47:1缩小至2.43:1。从发展动能看,转型升级持续加快。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4%、19.5%、22.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5.1%、37.3%、27.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2.1%,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8.6个百分点。全省网上零售额增长32.2 %,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9.1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我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好于全国,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得益于我省稳固的疫情防控形势,为稳定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稳投资、扩消费、保市场主体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加快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应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我省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经济平稳运行态势仍需加力巩固。

消费日报记者(文颖 摄)

消费日报记者:请问前三季度我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如何?有什么特点?

省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处处长徐宇林(文颖 摄)

徐宇林:今年以来,全省“项目大会战”持续深入推进,“稳投资”工作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6,投资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投资占比提高,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7.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9.9%,占全部投资47.4%,占比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0.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4.7%,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6.8、31.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在建项目同比增加650个,完成投资增长32.1%,其中新开工项目同比增加284个,完成投资增长21.6%。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卫生投资增长33.3%,文化艺术业投资增长25.9%,教育投资增长22.4%。

二是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前三季度,全省民间投资增长18.8%,占全部投资的66.6%,占比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0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8.4%。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业,两个行业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达78.9%,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0.0%,占比为61.5%;房地产开发业民间投资增长13.4%,占比为17.4%。

三是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前三季度,全省亿元以上在建项目8277个,同比增加1120个,完成投资增长8.1%,占全部投资的67.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7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526个,同比增加461个,完成投资增长7.7%。

下一步,全省上下应进一步树立有效投资理念,大力畅通融资渠道,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努力补齐投资短板,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江西卫视记者(文颖 摄)

江西卫视记者: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增长10.2%,请问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处长周红(文颖 摄)

周红: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增长10.2%,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两年平均增长6.3%,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增速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全省经济保持了稳定恢复的态势。支撑经济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第一产业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1354.4亿元,同比增长9.1%,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1%,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

二是第二产业拉动强劲。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9664.3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领跑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3.5%,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工业实现增加值8039.8亿元,增长10.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7.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势良好,实现增加值7399.7亿元,同比增长10.8%,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4.3%,同比提高2.0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4.3%,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

三是第三产业增势较好。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10583.2亿元,同比增长10.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3%,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恢复基础进一步夯实。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等四个行业对服务业贡献率达58.2%,拉动服务业增长6.0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等三个行业对服务业贡献率达41.5%,拉动服务业增长4.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年平均增长14.6%,高出服务业两年平均增速8.1个百分点。

同时,前三季度,经济发展各项先行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总数同比增长16.1%;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7.9%、21.5%;铁路、公路、水上运输总周转量分别增长20.8%、26.7%、42.8%。这些情况综合表明,全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平稳恢复。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文颖 摄)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前三季度我省工业持续恢复向好,请问增长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胡九根(文颖 摄)

胡九根:今年以来,在我省疫情防控向好、市场需求趋旺、政策效应释放、生产要素保障基本到位等利好因素的带动下,前三季度我省工业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列全国第6位,两年平均增长8.5%,与疫情前的2019年增速持平。主要增长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前期招商引资产能释放的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拉动作用强劲。近几年,我省各地加快引进和培育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完善,龙头企业逐步成长,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前三季度,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比17.0%,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增长22.0%,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6%,拉动全省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成为对全省工业增长拉动最大的行业。工业产品中,电子计算机整机、光缆、智能手机、显示器、互感器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88.6%、131.2%、119.0%、52.5%、32.8%。

二是受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工业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前三季度,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7.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27.7%,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4.2%。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0.0%、26.6%、22.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4.4%,占规上工业比重25.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6.0%。

三是受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影响,原材料制造业经济效益高速增长。今年以来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的影响,工业原材料价格快速攀升,原材料制造业相对受益较大。比如,铜、钢材、水泥均维持在较高价位,同比增长幅度较大。我省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占比36.0%,营业收入占比35.2%、利润占比38.0%,同比分别提高0.9、2.2和5.5个百分点。1-8月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42.1%和63.3%,均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四是受工业生产要素集聚的影响,开发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作用发挥充分。近三年,全省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40.8%,超千亿的有5个,超500亿的有20个。截至目前,全省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数、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营业收入分别占全省全部规上工业的80%、89%和90%,开发区的主体作用显著。上半年,全省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59.7亿元,同比增长29.3%。完成招商签约资金8879.2亿元,同比增长40.3%,招商实际到位资金4050.8亿元,增长23.7%,招商实际到位资金到位率45.6%。

江南都市报记者(文颖 摄)

江南都市报记者:前三季度,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1%,实现了较快增长,请问支撑的具体因素是什么?全年消费品市场走势如何?

徐宇林: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加大促进消费政策力度,消费需求加快释放。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39.2亿元,同比增长23.1%,增速位列全国第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2%,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2019年同期相比,两年平均增长10.2%,消费品市场有力恢复。 

前三季度,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

一是商品销售持续回升。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监测的27类主要商品中25类商品实现增长,增长面92.6%。基本生活类的吃、穿、用商品销售增势良好,粮油、食品类商品增长22.7%;烟酒类商品增长44.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增长29.6%;日用品类商品增长22.6%。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金银珠宝类增长15.5%、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增长43.8%、化妆品类增长41.2%、新能源汽车增长98.6%,增长势头活跃。 

二是餐饮消费明显改善。今年以来我省疫情防控形势稳固,餐饮消费市场恢复较快。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46.0%,较2019年增长34.8%,两年年均增长达到16.1%。其中,224家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单位前三季度增速均超过50%。

三是网上零售保持活跃。前三季度,全省网上销售增速保持较强增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0.4%,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272.3亿元,同比增长31.9%,两年平均增长31.1%;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10.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我省消费品市场恢复平稳较快,随着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全年我省消费品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快恢复态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