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在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强调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对于完成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重大论断的丰富内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增强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自觉性,推动中华文明焕发新的荣光。
一是不断增强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实事求是。”回顾45年改革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解放思想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才能更好统一思想,统一思想才能更好凝心聚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推动新时代伟大实践、引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世界性贡献。在新征程上继续解放思想,就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全面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认识这一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在、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要充分认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这一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
二是不断增强开辟新境界的自觉性,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内在联系,在坚守魂脉和根脉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坚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和独特优势,也才能真正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作为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同今天的中国具体实际密不可分。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两个结合”的不可分割性。在新征程上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要深刻认识到“两个结合”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二者不可分割,也不可偏废。要不断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思想、道德理念等的挖掘与阐发,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是不断增强秉持开放包容的自觉性,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物保护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深入实施,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入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取得的灿烂成就、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找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结合点,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从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中总结提炼中国经验、中国理论。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取得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杜飞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