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让“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大放异彩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来到“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市枫桥镇,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指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支撑。20世纪60年代,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历经全国各地的大力推广和创新发展,已经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依法治理社会,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层社会治理道路。这是“枫桥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富有活力的根本所在,成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跨越60年的历史,“枫桥经验”不变的本质就是为民,不变的灵魂就是创新。从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融入时代主题,不断发展创新,成为社会治理一面不倒的旗帜,既适用于农村,也适用于城市;既适用于治安工作,也适用于其他社会治理工作,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良性循环的一把“金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各地涌现出一系列生动实践,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已经由基层社会治理的范本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是坚持和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桥和船”,意味着,“过河”的任务已经部署,关键要领会其核心要义,研究好“桥和船”的问题,确保在落实中顺利“渡河”。

群众是“枫桥经验”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坚持和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坚持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让“脚板”与“鼠标”、“面对面”与“键对键”有机结合,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与问题,打造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新的增长点,让矛盾纠纷消泯于微处,将和谐稳定夯实于基层,让“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结出新的实践成果,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释放满格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基层治理更有深度、力度和温度。(张卫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