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除夕夜‘讨钱’买年货了!”孙大姐一提起这件事,就不停地抹眼泪。
孙大姐名叫孙罗秀,今年42岁,是宁都县青塘镇河背村东湖组村民。家中老人中风,孩子年幼,她只能和丈夫何朝阳一起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打点零工维持生计。
“最苦的是2003年,全家就靠我老公一个人打工,一年到头工钱拿不到,穷得叮当响。大年三十晚上,我守在包工头门口,晚上9点钟才勉强讨到七八百块钱,跑到圩镇办年货都没地方买……”
今天的孙罗秀跟原来不一样了。1月15日一大早,记者一行走进宁都县青塘镇河背村蔬菜基地,只见孙罗秀正组织村民在自家的大棚里采摘丝瓜。
发生这样的大变化,得益于宁都县大力推进蔬菜产业。2018年,宁都县开始全县“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搭建大棚、统一设施配套、统一政策扶持、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实行分户经营”,以全新的发展模式和超常规的推进力度,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当时我就觉得机会来了,没有技术,不敢干,我就主动申请到宁都县信晟蔬菜产业有限公司投资的蔬菜基地帮工。”孙罗秀说,别人做事80元钱一天,她一分钱不要,就一个要求:跟在技术员身边。帮工一个多月摸到一点门路,她就迫不及待地鼓励丈夫到镇里申请承包了一个大棚,尝试着种了9亩丝瓜。此后,她几乎天天泡在大棚里,碰到难题就去向技术员请教,还经常拿手机在网上学习蔬菜种植技术,碰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或问自家孩子。“别看孙罗秀小学没毕业,但她已经是我们这的‘土专家’了。”宁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晓义忍不住赞叹:“去年我们这刚种的辣椒,出现大面积死苗,却一直找不到原因,直到孙罗秀根据以往种水稻的经验,挖出辣椒苗,在根系上发现虫害的排泄物,找到病根——根线虫病。要不是她发现得早,整个基地的损失不可估量!”
老天不负有心人。经过精耕细作,孙罗秀家的丝瓜大获丰收,刨去成本净挣十几万元。尝到甜头后,孙罗秀贷款新建一个大棚,再租一个大棚,现在他们家已经发展了3个大棚,种了20多亩蔬菜。“2019年丝瓜的行情好,每斤卖4元多,我8月种的丝瓜已经卖了13万多元,估计这茬丝瓜最少能卖30万元。现在,我们家房子也装修好了,今年我想多租几个大棚,把规模再扩大点。”孙罗秀乐呵呵地说,“我们是赶上党的好政策,只要不怕吃苦肯努力,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好!”在宁都县,像孙罗秀这样通过蔬菜产业改变命运的有一两千户。
目前,宁都县已拥有大棚蔬菜2万亩,2000余户农户直接参与种植,其中贫困户320户;带动务工就业上万人,其中贫困群众20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1万多元。在宁都干群的精心耕耘下,蔬菜产业已逐渐成长为一个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洋溢生机与希望的富民产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