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从“招弟改名”看移风易俗的必要性

近日,河南“00后”女孩芃芃(原名招弟)坚持改名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据悉,芃芃刚上学时就因“招弟”之名,受到了众多困扰,比如她害怕进行自我介绍、害怕外界异样的眼光、害怕被别人问“你有弟弟吗?”等等,这就如无形的枷锁,总让她有“我不受欢迎,我不被待见,我不配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的感觉。如今,成功改名后的芃芃精气神焕然一新,她表示:现在感觉如释重负,涅槃重生,我终于是我自己了,连呼吸都是畅快的。

给女孩取名“招弟”、“迎弟”或“念弟”,看似无伤大雅,无形之中却透露出一些长辈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表面上是一个家庭的小事,实则是影响社会风气走向的大事。随着被取这些名字的女孩心智的不断成熟,“三观”逐渐形成,就可能因社会评价,对自己的名字产生反感、排斥,直接危害其心理健康,不利于她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芃芃坚持改名的举动是值得肯定的。而“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不禁让人联想到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俗,给不少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导致民众意见较大、社会影响不好,由此可见移风易俗意义重大、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当前,江西省在全省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目的就是为了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剑指乡风文明领域的各种乱象,以此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铺出一条康庄大道,不断增进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现实中,移风易俗往往不是动动嘴皮子、发个宣传单、树个先进典型就能成功的,特别是一些民众依赖性很大却不合时宜的风俗,很多时候需要在细节上和关键处付出艰辛、持久且精准的努力才会有改观或质变。因而每一项移风易俗的方式方法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确保措施接地气、可持续、能推广,才能取得民众满意又长期有效的成果。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坚持“请客不收礼(少收礼)、节俭办宴席”、“彩礼限价”、落实村规民约的奖惩制度、举办“不要彩礼要幸福”集体婚礼、宣扬好人好事、推行移风易俗“红黑榜”、评选移风易俗好家庭(标兵)并给予相关优待,让越来越多的人明白移风易俗的必要性,自觉做移风易俗的支持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不做移风易俗的旁观者。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移风易俗,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社会在高速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也要不断进步,才能跟得上时代。进一步讲,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要文明,移风易俗是根本。我们要在一言一行中持续弘扬文明新风,在所作所为中坚决破除陈规陋习,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受益的新风潮流,杜绝“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生前不闻不问,死后风光大葬”“一场人情一月薪,一桌酒宴三分弃”等现象,让民众舒心畅快地进行人情往来,享受轻松自在、和睦友善、团结协作的社会风气。(潘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