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丈夫北京抗击非典 17年后妻子迎战新冠肺炎

“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元宵节还吃了汤圆。”在南昌市第一医院南院2号楼心血管科医生办公室,童一帆拨通了妻子邓媛媛的微信,开始视频连线。短短几分钟的通话,邓媛媛更多的是将自己在武汉遇到的情况告诉丈夫,两个“医疗狂人”相互探讨。从1月27日登上驰援武汉的飞机至2月10日,邓媛媛已经在武汉忙碌了15天。

信心: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不畏惧不退缩!

1月27日上午7时许,南昌市第一医院院感科医生邓媛媛推着行李箱准备前往集合点时,突然看到了拎着满满一袋生活品的丈夫童一帆站在面前招手,心里瞬间被感动塞满了。

邓媛媛的丈夫童一帆是南昌市第一医院心脑血管科副主任医生,也曾经在北京抗击非典。1月26日晚,得知妻子邓媛媛入选江西首批赴武汉医疗队时,童一帆大大咧咧给妻子鼓劲、加油,表现得很轻松,丝毫没有露出半点担心,这也让邓媛媛有点小情绪。“没想到,嘴巴里一个劲说‘没问题’的他,一大早跑来给我送东西,那一瞬间还是很感动的。”邓媛媛告诉记者。

听说她入选江西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后,丈夫觉得很骄傲,还发了朋友圈,不少朋友都点赞送上了祝福。“可能他见过大世面吧!”邓媛媛调侃道。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邓媛媛把家里两个孩子送到了公公婆婆家。“没什么担心的,平时我和童一帆工作很忙,也都是老人家帮忙带孩子,我的孩子一个3岁一个6岁其实对这个疫情还是懵懵懂懂的,我就告诉他们,妈妈要出差一段时间,我也相信家人会照顾好他们。”邓媛媛表示,她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全力以赴投入抗击疫情的工作中,不畏惧、不退缩,“请大家放心,我们有信心一定会凯旋归来!”

丈夫童一帆帮她准备了一些防护用品,说了一些防护注意事项,乐呵呵地祝她顺利,“感觉我不像是去抗疫一线,而是去出差学习,反正他一点也不担心,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提起丈夫,邓媛媛满心崇拜,因为2003年北京非典疫情最严重时,童一帆就奋战在抗击一线。

缘分:丈夫抗击非典 妻子迎战新冠肺炎

据悉,邓媛媛的丈夫童一帆2003年时曾经参与了北京的SARS抗击工作,因为工作中不慎被感染,他的股骨头在治疗过程中因注射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而坏死,留下了后遗症。虽然之后的恢复还算不错,但每到阴雨天就会痛。

得知妻子主动申请报名参加支援武汉后,童一帆非常支持,而接到大年初二集结命后,童一帆的第一反映是希望替妻子去,“除了担心以外,我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怕孩子想妈妈晚上哭。对比2003年,其实现在我们的防护和专业知识都更好了,这些工作做好,感染几率就会下降,而且她自己是医院感染管理科专业的,还能帮助其他医护人员做一些心理疏导,所以我不担心。”,童一帆告诉记者。

邓媛媛到了武汉后,轮休时会坚持一天给家里来一次视频连线,描述一些她掌握到的情况,和丈夫探讨一下医学方面的防疫注意事项。深知妻子牵挂着两个孩子,童一帆在视频中也会花式保证。“你放心,家里小孩都挺好,你在那边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一定要做好防护。我包一年的家务,好好研究菜谱……”被童一帆逗乐的邓媛媛也会笑着提醒丈夫,要管好孩子的网课,尽管分隔两地,但这对夫妻的温暖对话,让人感到幸福满满。

允诺:我一定让守护患者的你们安全回家

2020年1月27日是我来到武汉的第一天。

一夜之间,我仿佛成为了英雄,被众多的媒体采访,被身边的朋友关注。其实说实话,我并不想当什么英雄,但既然接到出征的命令,我也从未想过要退缩。我想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使命感吧!是作为医务人员履行职责的使命感,是身为中国共产党员履行党员义务的使命感。

我想提醒各位的是,院感防控意识的重要性,在医院里我们常忽视的手卫生,消毒隔离,防护用品的穿脱,在抗击疫情的现在却是我们保全自己的护身符。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对于自身的防护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希望队员们在出现自己不能调节的心理问题后尽早寻求帮助,如果我不能帮到大家,我也会帮助大家与江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取得联系,寻求网络心理支持与危机干预。

这是一场关乎身体与意志的战斗,在与病毒对抗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保持自身防护的到位,保障强健的身体,同时也要保持心态的稳定,以超强的意志坚定我们的信念,增强我们抗击病毒的信心。

“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双脚颤抖,依然在向前走。”这是邓媛媛在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也是她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当所有的一线医务人员在为战胜这场疫情拼尽全力的时候,作为一个感控人,我必须保障好所有一线医务人员的安全,我一定让守护患者的你们安全回家!

在与疫情抗争的路上,我们相信,如期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我们必胜的消息。我们在春天,等你们每一个人平安回家!加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