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总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血透科成功开展首例动静脉造瘘后球囊扩张术(PTA)

近期,宜黄县总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血透科王春霖医师和张鸿瑶医师成功完成了首例“动静脉造瘘后球囊扩张术(PTA)”。此项手术是血透成功开展动静脉内瘘治疗后又一重大进步,标志着我科肾脏疾病诊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重要血管通路,也被称为“生命线”;尿毒症患者常规每周2-3次的血液透析治疗,需要反复穿刺,特别是低血压、内膜增生、血栓形成等均可导致患者动静脉血管狭窄,内瘘血管狭窄成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会出现透析血流量下降、透析管路抽动、血路内出现泡沫、静脉回流压力升高、内瘘不容易压迫止血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进行超声检查进一步评估狭窄位置和程度;内瘘狭窄若不及时处理,否则最终可导致内瘘闭塞,无法用于透析,严重影响尿毒症患者治疗并增加风险。

病例分析

患者71岁女性,3年前确诊为“肾功能不全”,2月前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查体“内瘘微弱震颤可触及,听诊内瘘吻合口附近有高调音,结合患者透析流量下降可判断患者存在内瘘狭窄,由该院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团队采用彩超评估内瘘狭窄,讨论并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经皮动静脉瘘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利用高压球囊充分扩张闭塞段内瘘血管,成功解除狭窄闭塞的部位,术后透析血流量达到了250ml/min,满足透析血流量要求。手术成功后,极大方便了患者的治疗,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术后超声

术后患者内瘘狭窄段直径约5mm,肱动脉流量768.82ml/min,已能够满足透析血流量需求,手术顺利。

技术亮点

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PTA)是一种微创手术,就是在DSA或超声的引导下,经皮穿刺动静脉内瘘,送入球囊扩张导管,对血管的狭窄部分进行扩张,使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的血管内径。PTA技术不仅仅能扩张狭窄病变,还可以将闭塞的病变重新开通以及去除血栓等作用;PTA技术治疗内瘘狭窄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保留原来的血管,不会消耗血管资源,为后期内瘘的修复和重建留有后路,除此之外,这项技术还有以下优点:

(1)可全程在B超或者DSA引导下下进行,它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不消耗血管资源等优点。

(2)操作创伤小,尤其对于糖尿病病人,减少了创口大、伤口愈合不良的风险。

(3)术后内瘘内径就能明显增宽、血流量明显增大,满足患者的透析需求,术后当天就可以正常血液透析,确保了透析治疗,更加方便患者,延长内瘘生命,减少经济负担。

朱日龙   副主任医师、血透科主任,本科学历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于2007-2008年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心内科及肾脏内科一年,专业特长:肾脏内科疾病的治疗及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建立。并擅长心血管内科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治疗。

社会任职:抚州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

抚州市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

王春霖     主治医师

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参加工作近10年,曾至江西省人民医院进修肾内科及血液透析相关专业;能熟练掌握并诊断肾内科相关常见疾病,擅长血管通路建立及其相关的介入治疗。

洪双双     主治医师  本科学历

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参加工作近7年,曾至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肾内科;能熟练掌握肾内及血液透析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CRRT、静脉临时插管及血液透析等相关治疗。

张鸿瑶   主治医师   本科学历

赣南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毕业;参加工作近7年,至江西省人民医院及抚州市人民医院分别进修肾内科及全科医学;能熟练掌握并诊断肾内科、血透科相关常见疾病,可开展血透科插管;同时对肾内及血液透析、CRRT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相对丰富经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