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九江9月22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孔颖)前排顶着讲台,后排挨着后墙,满满当当“塞”进六七十张桌椅……这曾经是九江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室里常见的超大班额场景。然而这样的拥挤不堪,已经难觅其踪。
增学位,控班额……一直以来,九江教育部门将化解大班额作为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将消除“超大班额”和实现均衡编班作为“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亲自抓”,在今秋入学第一天,九江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基本消除超大班额,市直小学大班额比例控制在3.41%,市直初中大班额比例控制在2.56%,再现在九江广大学生和家长面前的是一个个已经成功“瘦身”的小班额。
曾经的“大班”不见了
“全面消除大班额问题,无疑是一场难打的攻坚硬仗,我们一定要多措并举,打出资源扩充组合拳,全力啃下这块‘硬骨头’!”在今年九江教育工作会议上,九江市教育局局长熊颖一锤定音——要在今年秋季学期见实效。根据安排,今年秋季开学前,九江各地各中小学校超大班额问题必须予以解决,超大班额全部消除。
9月1日开学当天,九江市经开区鹤湖学校四(1)班里传来同学们爽朗的笑声。这是经历此次化解大班额后,从七八个班里抽出来的孩子组合而成的新班级之一。
作为新组合班级的班主任,张云为了让孩子增进彼此的关系,开学第一课,她特意安排了一节手工折纸课。“就是我们都会玩的‘东西南北中’的游戏,我让大家在折纸上写上自己的兴趣爱好,向往考进的大学,或者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这样能让大家在游戏中加强了解,消除陌生感。”
同文中学初三(12)班,也是此次化解大班额的背景之下,“衍生”而出的新班级。由于明年就要面临中考,为了消除家长和学生的顾虑,学校决定从10个大班额班级中抽出成绩处于中游水平的同学进行双向选择,组合成两个新班级,并安排校领导及省级骨干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希望能给新班级的同学们提供更多针对性的辅导。
拆班各校各有妙招
为了保证拆班公平、公正、公开,不少学校采取了随机分班的形式,从原有的班级里随机抽取学生组建成新班级,并安排精兵强将充实老师力量。也有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一校一策”。
在鹤湖学校,需要在32个班级共计2000多名学生中,分出八个新班级,压力可想而知。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前提下,鹤湖学校采取将年级考核靠前的两个班级分别拆成AB两个班,由原班主任和另外一名老师分别带班,再从年级其他班里随机抽取若干学生组建成新班级,力求学生均衡分布。“随机分班全程我们通过钉钉直播,面向全体的家长,并进行全程监控摄像。在师资组合上,我们进行了优质均衡的搭配,由行政干部承担主课,并且担任班主任的职务。”鹤湖学校副校长李翠萍说。
“毕竟经过了前面两年的学习,大家都适应了原班级的氛围,从老师的教学到同学的相处,要重新适应的话,对初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压力不小。如果你都挑选‘尖子生’,那谁都想去;如果你都选成绩靠后的学生,那谁都不想去。”同文中学政教处主任高峻说,再三考量后,挑选中游学生组建新班级的方式,给学生和家长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有不少学生和家长主动找到学校,表示想进入新班级。
“我妹妹进的十二班,是由学校副校长当班主任,数学老师也是非常优秀的省级学科带头人,我是非常放心的。”学生家属梁闽说道。
新增班级这样“安家”
曾经是学生太多,班级不够,所以“超额”了。现在面对拆班,各班学生数量降下来了,教室问题如何化解?开源的方法最为直接:多办学校,多建校舍,增加学位供给数量。
对此,九江采取两步同时走的方法,一方面,提前规划教育机构用地新建学校;另一方面,对现有学校进行改建、扩建,确保硬件供给跟上招生需求。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满足辖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九江各县(市、区)共启动改扩建项目176个,其中,159个新改扩建学校建设项目在本月投入使用,累计投资近12亿元。预计所有项目竣工后,可新增学位2.4万余个,其中新增中小学学位1.62万个,幼儿园学位0.79万个。
在鹤湖学校,8月底交付使用的教学综合楼增加了800个学位,有效改善了鹤湖学校的办学条件,化解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在同文中学,学校将原本的学生宿舍改造成标准化教室,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满足教育需求。
在全市各地各校化解大班额的过程中,市教育局曾4次组织调研组,先后深入8所市直中小学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3次召集市中招委相关人员集体研究落实方案。
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今年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大班额”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择班热”开始降温。对此,市民俞明珠深有体会。“以前我儿子的班级挺挤的,他又好动,我总是免不了担心他磕磕碰碰。”9月份她带着儿子报名,发现班里的人少了,教室变“大”了,“再也不用担心他在教室里的安全问题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