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让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光发热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好蓝图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实用型人才严重短缺普遍存在,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以人才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是广大基层面临的一道必考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这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破解乡村人才振兴难题,必须“以心交心”,全力做好“爱才”“育才”“引才”“用才”四篇“文章”,实现人才压茬接力,让更多人才停留在乡村,成长在乡村,贡献在乡村。

真心爱才。乡村是个“大舞台”,既有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乡村工匠”,也有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还有许多走出“象牙塔”不久的年轻基层干部,能够留下来服务乡村的,大多怀有“乡村梦”或者念念不忘的“乡愁”。对各类乡村人才要“高看一眼、厚待三分”,给予应有的温度和柔情。要信任他们、尊重她们、善待他们、包容他们,在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上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文化氛围的构建和人文关怀上做足文章,让乡村人才在生活、事业、家庭方面无后顾之忧,吃下“定心丸”,感受到真心与关爱。待得舒心,留得安心,工作得开心,自然能够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悉心育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乡村振兴之路只会越走越宽广,但遇到的挑战和难题也会越来越多,学习掌握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显得更加紧迫。悉心培育、增强各类人才的致富本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举措。一方面,对乡村人才要进行“精准定位”,分层次、分类别、分步骤,逐步将人才全部挖掘出来,根据其意愿及特长进行精准培训和培养,形成兴趣产生动力、动力驱动发展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要立足于他们的知识短板、疑点难点、新领域新技术困惑等方面开展针对性、差异化培训,持续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成为“全能型选手”,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展现更大作为,实现“惊艳出圈”。

倾心引才。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一般条件较艰苦,基础较薄弱,对人才的吸引力与黏性均显不足,引才难度更高。倾心引才,首先要健全完善乡村人才引进政策,在引进、管理、激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确保工资收入待遇等方面达到人才心理预期,使其在乡间田野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其次要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以紧贴农业和农村发展为原则,海纳百川、广揽贤才,汇聚各行各业中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到农村献策献智。再者要拓宽引才聚智的渠道,灵活运用引才的方式方法,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各类专业人才聚集到乡村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凝聚最广泛的人才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创新多维化方式,提高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使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脱颖而出。

精心用才。“爱才”“育才”“引才”最终落脚点是“用才”,实现人才各尽其用、各展其才。“人才贵在用,用才贵在适。”要建立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用才制度,最大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使用效益。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头担当、鼓励创新的正向激励体系,大胆选用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人才;建立综合考核机制,以实际成绩论英雄,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制度有效落实;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在创新实干中的失误,为人才卸包袱除顾虑,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热情,使人才自发地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火种”。“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要给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合理用才、高效用才、创新用才,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积极把各类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推动农业全面提升、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黄榕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