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拉大车”通常用来形容基层单位尤其是乡镇部门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的现状。长此以往,基层疲于奔命,工作变得表面化,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马拉大车”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究其根本,主要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祟,上级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形式轻实效,过度追求显绩,“大马”不仅不拉大车,还把责任甩给“小马”,既传导压力又不给予资源扶持;“小马”能力有限,工作开展费劲吃力,想要避免挨“大车”的鞭子就只能拍照作秀、台账留痕、面子工程、数字政绩,陷入形式主义怪圈。
基层是执行国家大政方针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为车减负”和“为马赋能”并进,才能切实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细化权责体系,让“大车”变小。“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事”,要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打卡考核”“工作留痕”等形式主义工作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上级部门和领导干部要以更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杜绝以“层层批转”转嫁责任、借“属地管理”向下“踢球”,上级部门要逐级对基层承担的事项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厘清部门间、上下级间的权责归属,解决好基层权责不匹配、不对等的问题,真正实现以权定责、由责赋能,让基层统得了资源、办得成实事、担得起责任。另一方面要在基层减负“出实效、立长效”上下功夫,不搞层层加码,精简会议,大力倡导“短、实、新”文风,删减不必要的督查调研,不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让“大车”不再沉重。
强化基层力量,把“小马”变大。“九层之台,始于累土”,要统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适当增加基层人员编制,选派品德好、能力强、作风实的干部下沉一线,形成“千军万马”之势赴基层、解难题、促发展。围绕基层干部能力素质短板和现实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全方位提升基层干部综合能力素质,让“小马”能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的赛道上蹄疾步稳,争先进位。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树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免除后顾之忧,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奋勇向前、富有活力的干事创业氛围,让“小马”蓄足动力。(文/殷礼佳 图/马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