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专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看当地如何走深走活乡村善治路。
齐心协力抓治理,美丽乡村入画来。
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的张家港,治理根基稳固,治理成效斐然。
张家港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北部,市域总面积999平方公里,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三甲,是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地区。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赋予江苏“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其中包括“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他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张家港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健全和落实乡村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需求引导,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融合’,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双引双融”乡村治理路径,推动组织扎根、资源下沉、服务进门、幸福提升,不断筑牢乡村振兴善治基石。
党建引领 以“先锋之力”聚合“堡垒胜势”
依长江而生,因长江而名。坐落于张家港市西北角的长江村从江滩渔村成长为“长江名花”,一次次的傲然绽放,都是长江村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生动注脚。
事业发展到哪里,党支部就建到哪里;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长江村党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村里建起了党代表工作室、书记工作室,构建立体化的党群服务体系,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导向,倾听基层声音、汇聚群众智慧,有效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作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长江村党委书记郁霞秋定期走进“党代表工作室”,开展理论宣讲,接待村民来访,听取社情民意,维护村民权益,将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传递给每一位村民。
党建引领凝聚起乡村治理的强大合力,激发起为民服务的巨大动力。
长江村党委书记郁霞秋和村民在一起
2014年起,长江村党委每年制定“民生十件实事”,强化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建立儿童家庭教育档案、开展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妇女“两癌”筛查、帮贫救助等,覆盖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发展健康产业的优势,村里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升级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引进先进医疗器械和知名专家,靶向破解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不断完善“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需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系,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全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全就业与全社保。
“让老百姓住得舒心、过得开心”,近年来,长江村大力开展美丽村庄建设,观景台、健身广场等便民设施建到家门口,千亩郁金香园、万米绿化带、农民居住区错落有致,呈现出“村在花园里、道在树木间、人在美景中”的新农村新风景。
长江村郁金香文化广场
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香的花园式新农村,留住了村民的乡愁,守住了村民的幸福。长江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长江村是张家港市抓实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张家港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镇(街道)—村—自然村—村民小组—党员群众”五级组织链条,以严密的组织体系支撑乡村治理体系。编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指引”,实施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积分管理,全面筑牢领导乡村治理的战斗堡垒。
需求引导 将“民生清单”变为“幸福礼单”
“大家一定要勤奋学习,做有知识、有才干的时代青年……”每学年开学前夕,张家港市农联村都会召开“奖励优秀学子 帮扶困难学生”会议,对村里品学兼优的学子进行表彰,对相对困难的学生进行助学帮扶。
农联村发放村民福利
一直以来,农联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从细小处着手,从细微处发力。着力构建教育医疗养老全覆盖体系,在村民福利上每年投入约3600万元,设立完善“科教强村”奖学金、大病救助、生育补助、特殊群体慰问等一系列福利保障机制。
聚焦村民日益多元的民生需求,高标准落成民生工程,近年来农联家园南区、北区相继交付,农联实验小学建设、江帆社区停车位改造高质量完成,辖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居住环境全面改善,村民归属感不断增强。
农联村农联家园
民生为本,发展为民。农联村始终将“惠民”“为民”作为主线,积极回应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自治实施细则》《村规民约》,打造以村委会为主体,村民理事会议事、村民代表会议定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事的“四会一体”协商共治模式,通过法定程序推动村民合理需求精准转化为惠民实事项目,实现供需有效对接、高度匹配。
在农联村,百姓安居乐业,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民生事,无小事。张家港市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行基层需求清单化梳理、项目化响应,通过党员领办“微心愿”、社会组织领办“微公益”、志愿者领办“微志愿”等方式精准兑现,切实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每年解决沿河防护栏维修、道路拓宽、路灯亮化等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300余个。
三网融合 由“单打独斗”转为“协同作战”
走进张家港市善港村,天蓝水清,绿树成荫,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整洁美观,一条条干净平整的乡村巷道直通村民家门口……一幅美丽田园乡村新画卷徐徐展现在眼前。
善港村特色田园乡村
乡村治,百姓安。近年来,善港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组织设置科学化、村务管理规范化、村民自治高效化、德治法治一体化目标,推动组织建设网格全覆盖、先锋力量村组全发动、智慧管理服务全流程,探索形成“精网善管、先锋善为、服务善达”的乡村治理模式。善港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
善港村区域面积9.07平方公里,辖36个自然村、5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8300余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针对村域广、人口多、任务重等现实情况,善港村以党建为统领整合各类网格,构建了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实现“一核引领、一网统管”。
善港村村民在果园里采摘水果
“自从有了网格党组织,啥事都有人管了,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村民们纷纷称赞。善港村因地制宜划分8个自然村网格,下设59个村民小组海棠网格,企业设置专属网格,构建起与固有治理单元深度匹配的治理架构。在自然村网格上建立8个党支部,村民小组海棠网格上建立59个功能型党小组,企业专属网格党支部兜底覆盖辖区企业,形成“支部建在网格上、组织就在网格中”。自然村网格选举产生支部书记并兼任网格长,实现“党建、治理”一岗双责;村民小组海棠网格选举产生村民小组长,由党小组推选产生党小组长;村党委班子成员分别挂钩联系自然村网格、村民小组海棠网格,确保党组织有力有效运转。
先锋力量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支撑。善港村不断充实党员带头、多元参与的治理队伍,广泛吸纳村民小组长、五老乡贤、热心村民等组建起了海棠先锋队伍,在网格党支部、海棠网格党小组的组织下,积极开展“网格联户”走访工作,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实现需求在一线采集、问题在一线反馈、矛盾在一线调解,把党的优势和力量在乡村基层彰显、在治理一线发挥。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从精微处入手,把乡村治理做深做实。张家港市持续深化农村网格化治理,依托自然村划分479个基础网格,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因地制宜精细划分2522个海棠网格,把党组织建到网格上,遴选党员骨干、乡贤能人担任网格长、网格党组织书记,推动治理资源在网格中整合、治理力量在网格中集聚,以“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融合迸发乡村治理强大动能。
四治融合 优“治理体系”共绘“和美画卷”
20世纪70年代,张家港市永联村一度是苏南地区最小、最穷的村子。50多年来,永联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牵引,带动城镇化建设,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昔日“贫困村”一跃成为闻名遐迩的“明星村”。2022年村级可支配收入达3.2亿元。
伴随村办企业的发展壮大,永联村集体经济“蛋糕”越做越大,建起了永联小镇,让1万余名农民住进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永联村健康小屋
物质水平跟上了,精神文明也要发展。永联村深化德治建设,让物质富足的农民在精神上也充裕起来。2004年开始,永联村发挥集体经济厚实的优势,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利益挂钩,对村民进行文明行为的考核,引导村民自觉投身乡风文明建设。
从2020年起,永联村不断强化智治支撑,全面启动数字永联建设,数字信用体系、数字生活馆、村民数字健康档案等陆续建成投用。2022年8月,永联村还运用“大数据+信用体系+数字货币”等新技术,全面升级已实施多年的“文明家庭考评体系”,打造了全国首个村域数字乡村信用平台,构建了由文明分、金融分、基础分构成的个人信用模型——“永联分”,积分越多,村民享受的权益就越多,不断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永联村金手指广场
为了让村民在治理中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永联村构建了“党建引领、区域协同、群众参与、依法办事”的治理格局,在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的基础上,持续深化“代表大会议大事、议事团体议难事、楼道小组议琐事、媒体平台议冒尖事”的议事机制,组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物业+业主监督员”共治队伍,构建形成“一格五员、协同共治”的基层自治模式。
张家港市以“四治融合”赋能乡村治理模式在永联村得到了生动实践。如今的永联,百姓富、乡村美、社会安,处处展露出乡村振兴的样本模样,更是托起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联村还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近年来,张家港市协调并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组合拳”,因地制宜打造“民声茶馆”“板凳夜话”等议事平台,广泛开展民情恳谈、村民说事等民主协商活动,推动农村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广泛开展积分制、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建成覆盖市、镇、村三级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事项办理平台,实现了公共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为了率先展现现代化建设的美丽图景,张家港坚决担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全力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新征程上,张家港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在探索乡村治理模式上守正创新,勇毅前行。
未来,张家港市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继续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全力做好乡村善治文章,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者:张组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