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11月11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举行做实做细“四个更” 助力江西打造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新闻发布会。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福平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蔡玮,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局局长矢明,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处长王小庆,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处处长徐彬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宜华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文颖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刚才发布的情况来看,江西省正在大力推行“一照含证”改革。请问“一照含证”改革有何特色?
王福平:2020年以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推行“一照含证”改革,“一照含证”改革的总体原则是“以照含证、集约办理、信息支撑、综合监管”,主要是通过统一证照申办、集中并联审批、统一加载证照信息,向申请人发放一张同时加载市场监管领域所有相关许可证(含登记备案)信息的营业执照,将之前先办照、再办证、多次跑、往返跑,转变为证照办理“一次不跑”或“最多跑一次”。
具体的改革特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打破了部门界限。通过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推动跨行业、跨部门审批协同,将原来多次到多个部门办,改为一次到一个部门办,使“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行政审批成为现实。
二是提升了审批效能。“一照含证”改革后,各有关部门通过并联审批,大幅提高审批效率,实现市场主体办事时间由平均5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以内,提效80%以上;书面材料由20余份减少至4份左右,且纸质材料“零提交”,减少80%以上,实现办事便利最大化。
三是深化了“证照分离”。在保持“证”“照”功能分离独立的基础上,通过前端统一受理,中端同步、并联审批,后端证、照信息统一加载,提供了更优的准入服务,并为进一步实现跨部门并联审批、证照联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市场监管报(文颖 摄)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我们关注到,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为方便企业办证、群众办事,对部分许可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改革。请问“告知承诺制”改革与一般申请审批发证有何区别?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蔡玮(文颖 摄)
蔡玮:“告知承诺制”改革是“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所谓告知承诺是指申请人按照自愿原则,承诺符合审批部门告知的许可条件和能力后,市场监管部门可免予现场评审直接进行审批发证。这种方式与一般申请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程序更简。一般的方式,受理申请后,需等现场评审或现场考核通过后,才能进入审批程序。而告知承诺方式,从受理申请之日起即进行审批,程序更加简化,特别是疫情期间,告知承诺方式的推出,切实解决了专家难以前往部分疫情防控区域进行现场评审的问题。
二是获证更快。告知承诺方式把证前评审变成证后核查后,有效节省了企业现场评审等待期。例如:9月14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出的第一张以告知承诺方式申请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从该公司申请到发证,只用了2个多小时,比一般程序快了2个多月的时间。
三是花钱更少。企业提前获证,也就意味着可以提前经营,这为企业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我们还推出了证明事项的告知承诺,进一步简化了申报材料,企业不用再为获取过多的证明材料花冤枉钱了。
四是监管更强。告知承诺实现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核查的转变,进一步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发证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监管部门将组织证后核查,如果核查发现企业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将给予一定整改期让企业进行整改,如果在整改期内,企业不能完成整改的,或者发现企业存在虚假承诺、严重不实承诺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情形,还会取消相关许可项目,甚至撤销证书。
目前,省市场监管局已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低风险食品经营许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计量标准考核等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今年以来,以告知承诺方式办理了4千余张许可证书,为企业办证、群众办事提供了高效、便捷服务,受到广大企业、群众的欢迎和认可。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前期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告知承诺流程,细化后续核查内容,创造更好的条件,不断创优服务措施,在更大范围推行告知承诺制,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有更多的获得感。
江西卫视记者(文颖 摄)
江西卫视记者:企业开办是投资者、创业者开展市场经营首先要办理的业务,社会高度关注。请问今年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在优化企业开办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局局长矢明(文颖 摄)
矢明:持续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是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的“先手棋”。省市场监管局以实现“四个更”为目标,以商事制度改革为抓手,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新举措:
一是形成优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工作合力。
省市场监管局与省公安、税务、人社、住建等厅局围绕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的各项要求,加强沟通,专题研究,充分吸收服务对象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重组业务流程,细化到基层实际操作。
二是持续优化江西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
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全面下放冠省名、冠市名的名称登记管理权限,取消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全面推行名称自主申报。推行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提供经营范围规范条目的搜索、查询、填报服务,实现智能化勾选,解决了以往经营范围“填报难、乱填报、审核难”等问题。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可通过支付宝、微信小程序“随时下载、实时验证、移动应用”,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三是全面开通企业开办“掌上办”功能。今年7月“赣企开办e窗通”APP全新上线,8月“赣服通”4.0版“市场监管专区”上线运行,可办理市场主体开办、变更、注销、股权出质等各类业务,实现窗口、PC端、移动端多渠道办理,方便办事群众自由选择办理方式。
通过以上举措,我省在优化企业开办方面取得了四方面新成效:
一是办事时间大幅压缩。在去年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的基础上,今年提出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5个工作日,有条件的地区压缩到1个工作日”的工作目标。比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等六部委提出的4个工作日时限压减60%以上。全面推行简易注销,公示时间由原来的45天压减为20天。
二是办事环节明显减少。实现营业执照、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企业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预约银行开户等多个开办事项一链办理。
三是办事材料大幅精简。目前我省各类市场主体登记业务已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理,业务系统自动生成整套申请材料,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四是办事成本明显降低。协调推动区域内“新开办企业首套公章免费刻制”措施落地,将逐步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行网上免费公告服务,今年1-10月,全省企业已网上发布各类公告9.7万则,节省登报公告费用约2900万元。
中国江西网记者(文颖 摄)
中国江西网记者:请问江西市场监管部门是如何通过“双随机”监管为企业减负的?
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处长王小庆(文颖 摄)
王小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市场监管机制的一个重要创新,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双随机”就是实行随机抽查的新模式,要求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检查人员,迅速向社会公示检查结果。近年来,江西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担当、大胆创新,全力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极大降低了企业负担。
一是推行部门联合抽查。主动牵头跨部门联合抽查,按照检查主体的层级、检查方式、检查时长基本一致等原则,选好联合抽查事项,确定联合抽查部门,有效避免了重复检查、多头检查。
二是严格控制抽查频次。将企业双随机抽查比例从5%降至3%,减少检查企业2.38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抽查比例从3%降至1%,减少检查中小微企业、个体户5.35万户,累计减少检查市场主体7.73万户,现场检查数同比降低50%,进一步减轻了市场主体的负担。
三是精准抽查分类监管。制定《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的意见》,对不同信用风险程度的企业设置不同的抽查检查比率和频次,既降低了对守信企业的干扰,问题发现比例也由过去的49%提高到72%,监管精准性明显提升。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联络员,如若接到抽查电话,请核实该号码是否是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电话,切勿上当受骗,切勿向他人透露企业相关信息。现场检查时,准备好相关财务报表、证照,积极配合检查人员即可。
香港文汇报记者(文颖 摄)
香港文汇报记者:近年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处处长徐彬(文颖 摄)
徐彬: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把知识产权作为服务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抓重点、抓推进、抓成效,以知识产权创新成果来推动全省质量水平提升。特别是围绕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解决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持续推进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重点开展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2019年8月,联合省金融监管局、省银监局共同印发《进一步加强江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工作的意见》,出台融资贴息等扶持政策。2020年1月,与省金融管理局、省融资担保公司等单位签订《六方协议》,创新构建了银政企共担的融资风险防控机制。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工作联系,推动交行江西分行“知融通”、中行江西分行“知贷通”、九江银行“智享贷”等知识产权质押专属信贷产品发行。今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深入园区企业举办专场银企对接活动132场次,惠企2182家,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及度和惠益面。
三是简化办事流程,设立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协调国家局支持,开通质押融资登记服务事项网上办渠道,质押登记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减至4个工作日以下。
四是搭建融资服务平台,组建江西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指导支持银行、担保、保险和评估等机构成立江西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共同打造开放、多元、融合、共生、互利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体系。
2020年,全省实现专利质押融资登记额24.45亿元,较上年度增长99.9%,有效助力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今年,专利质押融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截止到10月底,专利质押融资登记额25.67亿元,同比增长31.4%,商标质押登记额 5.4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产权金融支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