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执笔绘就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发出了鲜明的重农强农信号,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对标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围绕守牢三农基本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三农”工作重点抓什么、怎么抓,对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作出系统安排。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一号文件,踔厉奋发、勇毅向前,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强国强。

执“稳产保供”之妙笔,抓好粮食生产,在“稻花香里说丰年”中擘画农民“丰收图”。“仓廪实,天下安”。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面积,大面积提高单产,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强国不能有软肋,在前进道路上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应保持怎样的战略定力,只有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在重要农产品供给、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不受制于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才能把牢发展主动权,确保国家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广大党员干部身处乡村振兴最前沿,是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务必要扛起重责,肩起使命,守好粮食的安全底线。

执“生活富裕”之妙笔,健全党的领导,在“乡村兴盛世安宁”中擘画农民“安居图”。党的领导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航标。文件指出,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关乎民生。“千万工程”被高瞻远瞩提出并落实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是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读透“千万工程”蕴含的强国密码,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

执“产业振兴”之笔,建设和美乡村,在“小康霞照农民歆”中擘画农民“宜业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关乎强国建设重任,关乎民族复兴使命,关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想一张蓝图绘到底,就要把它的特色优势、基础条件想清楚,琢磨透“土特产”三个字,在全链条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全环节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全要素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在乡村振兴基层一线,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农业农村引才、育才、用才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让人才更好地服务乡村,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刘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