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婚礼何以“圈粉”年轻人

让婚姻始于“爱”,让婚礼归于“礼”。集体婚礼在江西多地开花,背后传递着新时代婚嫁理念怎样的变迁?

点击查看视频

随着锣鼓喧天的喜庆乐曲,百对新人身着中式婚服,手牵绣球登台,行婚典之仪:却扇礼、拜堂仪式、合卺礼、奠雁礼、执手礼,牵手誓约永结百年之好。

昨天,正值七夕佳节,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示范活动之一、“情满赣鄱·向幸福出发”——全省集体婚礼暨移风易俗文艺节目展演活动在九江吴城浪漫上演。这场集体婚礼通过直播、微信等形式发布后,引发全网点赞。“围观”群众笑称:“一百对新人一起办的婚礼,够吹半辈子了吧。”“真是震撼,可惜我已经结过婚了。”

这场集体婚礼,到底有何看点?集体婚礼在江西多地开花,背后传递着新时代婚嫁理念怎样的变迁?

江西省移风易俗集体婚礼暨文艺展演活动在永修吴城举办。陈子晗/摄

01

这场刚刚在吴城落幕的中式集体婚礼,可谓高规格、高水准。不仅因为江西的移风易俗工作得到中央宣传部、民政部、文旅部等中央和国家六部委的肯定,更有“候鸟王国”“中国最美水上公路”的醉人美景和传统七夕节的浪漫氛围加持,会后10场文艺节目展演通过歌曲、花灯表演唱、音乐情景剧、赣剧小戏、赣西鼓曲等形式,把移风易俗理念“翻译”成方言土语,引人深思。

试想,百对新人沿着“最美水上公路”驶向鄱阳湖深处,车行碧波里,人在画中游,耳畔是涛拍两岸之声。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垂眸肩头有爱人依偎情绵绵,这样的婚礼怎能不令人终生难忘!

吴城集体婚礼。图源网络

要说这场集体婚礼还有何令人称道之处,笔者还有三句话想说:

不落俗套,不失浪漫。从古至今,凤冠霞帔、十里红妆都是无数新人的梦想,但场地费、酒席费、婚纱租赁费、摄影摄像费等杂七杂八算下来着实要掏空了腰包。要是参加新时代集体婚礼,场地选择、现场布置、礼服挑选等都不用自己操心,甚至婚纱照、蜜月游都给予优惠或者减免。婚礼本身不是表演给人观赏的,这样不落俗套又不失浪漫、有纪念意义又少操心劳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降低消费,拉高规格。参加此次集体婚礼的一百对新人虽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零彩礼、低彩礼” 的践行者。参加集体婚礼,意味着不再大摆宴席、广邀宾朋,能收回来的“份子钱”自然就少了。但再豪华的婚礼,恐怕也买不到众多新人的相互见证和祝福,加之企业、媒体等社会力量提供资源支持和宣传平台,使得集体婚礼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不少新人直呼“从来没想过婚礼能办到这么高规格”。

流程减法,幸福加码。邀请伴郎伴娘,熟悉敬茶改口流程,摆拍晨袍照片……繁琐复杂的结婚仪式俨然成为一种消费主义景观,苦老派婚礼久矣的年轻人纷纷转向极简婚礼、集体婚礼。仅今年1-7月,全省已开展集体婚礼120余场,参与新人1900余对。在这里,“集体”的氛围,不仅体现在仪式上,比如一同签订婚约、齐诵婚姻誓言,还体现在仪式之外,例如免费提供职业规划指导、茶艺或厨艺学习,为新人的婚后生活“出谋划策”。这样的集体婚礼看似做了“减法”,实则不断为婚姻“加码”。

九江市柴桑区“骑行婚礼”。作者供图

02

吴城集体婚礼只是江西移风易俗的一个小小缩影,背后展现的婚姻形式流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社会文化和心理的窗口。集体婚礼被年轻人“种草”,反过来又推动婚姻新理念深入人心,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定制专属“独家记忆”。集体婚礼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风行一时,多在单位食堂、礼堂等场所举办,彩色拉花、大红绸子,同事、朋友表演节目助兴,喜气盈盈,热闹非凡。现在的集体婚礼在给足仪式感的同时更注重个性化定制,例如南昌创意十足,在网红铛铛车上办集体婚礼;吉安县在吉州窑景区举办婚礼,用古城深厚的历史底蕴为爱情作注;庐山市以山水为聘、结爱情盟约,让新人们在风光旖旎的山水之间徜徉享受;瑞金举办红色婚礼,新人穿着苏区时期的客家布衣,按当年风俗在新风礼堂举行仪式。

找回国风“高级感”。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在婚礼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溯作为一种鲜明的文化态度,同牢合卺、解缨结发、执手盟誓等传统仪式才是国人刻在基因里的终极浪漫。参与集体婚礼的新人们纷纷感慨“体验感很好”,甚至有的新人表示“看到中式集体婚礼一眼就心动了,当下就决定等自己办婚礼的时候也按这个来。”

吹来婚俗新风尚。曾几何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和低俗婚闹等不文明行为让喜庆的婚礼蒙尘,江西也因“高价彩礼”的污名化标签一次次遭遇网暴,可以说,整治“高价彩礼”,已成为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这样的背景下,简约又不简单的集体婚礼宛若一股清流,再加上全民创作移风易俗文艺节目风潮的席卷,移风易俗理念越来越为群众所接受,婚事新办、简办成为共识。

永修吴城集体婚礼。陈子晗/摄

03

集体婚礼主旨是提倡节俭朴素的新风尚,树立积极健康的婚姻价值观和婚庆消费观。但热闹之后,不少人仍心存质疑,甚至有人认为过分简约的婚礼形同未婚,在参加完集体婚礼后依旧大摆宴席。

如何才能让这股新风吹到更多人的心里?未来又该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自觉做“推进婚俗改革,弘扬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和先行者?

不争假排面,要挣真脸面。自古以来,中国的婚姻观都是强调以爱情为基础,要始终坚持以爱之名举办集体婚礼。当然,婚姻并不是两个新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事。当大操大办的传统观念和经济实惠的新式理念激烈碰撞,我们更该回过头来反思,其实爱情的内核不在一时排场一时面子,更在于两颗心的真诚相待。把钱用在家庭建设的“刀刃”上,让日子更红火,才是真正的有面子。一位新人母亲表示,自己最初对孩子参加集体婚礼“是有顾虑的”,但目睹整个过程后,感觉“很安心,很惊喜”。

南昌“公交婚礼”。作者供图

给足仪式感,不失精致感。结婚是人生的大事,理应要好好操办,不留遗憾。不少新人为集体婚礼的仪式感所打动,却往往被“个人体验”的缺失劝退。虽说众人齐办婚礼热闹非凡,但“主角光环”无意中被散去,缺少了精致感的婚礼难免留下遗憾。因此虽是“集体”的仪式,也不能忽略“个人”的感受,未来可以多增加暖心贴心服务,例如邀请摄影师为每队新人定格幸福时刻,精心设计集体盟誓、手写婚书等环节,开放户外办证基地进公园、进景区等等。给足仪式感,也不失精致感,才会让新人们卸下心防,主动拥抱集体婚礼。

传良好家风,树文明新风。婚礼只需要短短几天,但完美的婚姻生活更需要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经营。在举办集体婚礼时,可邀请金婚夫妇、“五个100”(五个系列分别为移风易俗“好家庭”、婚事新办“好公婆”、孝老爱亲“好媳妇”、不要彩礼“好岳父母”、弘扬新风“好理事长”)等先进典型担任特邀嘉宾,为“新手家庭”传经送宝。婚礼之外还可提供婚姻辅导,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共同为新人的家庭生活“支支招”“解解惑”。这样一来,集体婚礼虽已结束,幸福婚姻的开篇已然写就。

婚俗之变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让婚姻始于“爱”,让婚礼归于“礼”,让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喜欢上集体婚礼,将这份“集体的美好”传承下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