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江西古籍修复:靠的是“指尖功夫” 要用“土法”

▲古籍普查员张继梅(左)和同事张伟一起查阅古籍的基本信息。 熊子易 图

▲修复古籍需“指尖功夫”,每一步都得耐心细致。 省图书馆供图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永乐东昌志三卷》、《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历经沧桑的纸张上记载着江西道不完的人文风情,这些承载着经典永流传使命的古籍是古今之间跨时空交流的载体。

日前,我省馆藏18部古籍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至此,我省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已达143部,以这些“传世宝书”为代表的古籍正在我省的古籍原生性和再生性保护工作下得以重见天日,并流传于世。而要让饱经风霜、堪称是“黛玉 体质”的古籍再度翻页“发声”并非易事。本周一,记者分别采访了古籍修复师和古籍普查员,了解古籍普查、保护和修复背后的故事。

古籍“身份证”涉及十三项信息内容

古籍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献典籍。

2018年8月,“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江西行”在南昌启动,10名志愿者担负起古籍普查员的职责分赴鄱阳、婺源、宜春等地,开展3.6万余册古籍的普查工作,古籍数字化录入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

历史学专业出身,就职于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张继梅被分派到鄱阳县图书馆参与古籍普查,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的灰”。“地方上的古籍保存条件普遍不佳,从早查到晚,大家都戴着口罩、头套做普查登记,一天下来,手上都是霉味。”

张继梅常能“慧眼”识古籍,其个人每周普查的进度能有百余条。“一部古籍的普查信息表要填写6项必填项、7项选填项,分别是索书号、提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缺卷数、分类号、批校题跋、板式、装帧形式、丛书子目、书影、破损状况。”

“古籍普查有两大难点,一是要看得懂,要求调查者有翻译文言文的基础,二是要分得清,调查者需根据不同朝代的历史文化特点来判别版本。”一部古籍,普查员轻轻翻开,仔细观察书籍行款各项信息,遇到罕见的古籍不仅要全员讨论,还要动用多达30册的普查工具书《中国古籍总目》来确定具体信息。“古籍普查登记后,每部古籍都会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为后续入选国家名录做准备。之前入选的《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为例,其编号为12707。”

修复受损古籍靠的是“指尖功夫”

今年33岁的谭依玲是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师,她的手虽不及医者救死扶伤,但也有着“起死回生”的神奇能力——古籍修复。“大学毕业就入了行,工作已有11个年头,古籍原生性保护还得靠手工修复。”

虫蛀、发霉、酸化、絮化、水浸、板结等是古籍保存不当所致的“老年病”,而谭依玲工作以来,就是专注于为这些曾被历史打磨过的古籍“治病”。“古籍修复是个细致活,针对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三大阶段数十道工序。”显然繁杂细致的工序背后,需要有超于常人的耐心,“数十道工序全部都在工作室完成,如果古籍破损严重,一天只能修复1到2页。”

按照一般的修复流程,先是准备阶段,谭依玲从库房取出受损古籍后,在工作室用相机拍下古籍受损的情况,并以此制定修复方案。工作室内的修复工具堪称是“十八般兵器”,“案子、毛笔、镊子、糨糊碗、尺子、压书机等等,只要修复用得上,就都有,不过又是需要自己制作工具。”

在准备齐全宣纸、糨糊、丝线等修复材料后,古籍修复师开始逐一分解书页,并对其进行去污处理。接下来的修整阶段是展现古籍修复师“指尖功夫”的时刻,“补、托”一步不落,指尖让书页紧密贴合在宣纸上,稍加湿润后,便开始拿着镊子用色泽和材质几乎一致的材料开始拼补古籍破损的地方,经吸水、压实、晾干工序后,便完成修整阶段。最后,在根据不同的装帧形式,古籍修复师会对书页进行修剪、锤平等工序。

古籍修复讲究“修旧如旧”,要用“土法”

古籍修复不仅仅是把破损的书页补齐这么简单,修复好的古籍应尽可能呈现出其原本的风貌,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受到古籍独有的魅力。

“古籍修复讲究的是‘修旧如旧’。”对于谭依玲而言,这些手艺还传承着古人的智慧。“古籍在修复过程中要避免二次伤害,所以我们的取材、手艺都是按照古法,如法炮制。”

纸张酸化是古籍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纸张的pH值越低,纸张的耐折性就越低。“明代以前的纸张多是传统古法制作的手工纸,这些用天然纤维为原料制成的宣纸,呈中性或偏碱性,保存得当甚至可以成为‘千年纸’。”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教师张伟向记者举手示意,记者看到,一本明代的古籍除外表有焦色,整体依旧干净整洁。

“近现代纸张制作工艺发生了变化,生产出来的纸张呈酸性,存放时间一长容易出现碎裂的情况。”谭依玲说,修复古籍时不能触及化学制品和含酸制品。“我们修复古籍用的纸是古法制作的宣纸,煮浆糊的水是纯净水,装帧用的细丝是天然蚕丝,看似‘土法’修书,却也是科学门道。”谭依玲告诉记者。

修复古籍是门学问,存书同样是门学问。省图书馆古籍书库专门有两百余个樟木书柜用来存放古籍,还备有恒温空调来保持空气温湿度稳定,就连采用的消防设备都是“无水”的气体灭火器。

“我们高校图书馆近年来也在改善存书条件,正筹备申请建设新馆,来给这些国宝安‘新家’。”张伟补充道。

我省现有“上了户口”的古籍10万余部

我省古籍保护中心利用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等项目,先后赴全省各地完成34家单位,共24478部162682册古籍和民国线装书的编目工作。

截至今年11月,全省98家古籍公藏单位的古籍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收集数据共10万余条,也就是说,有10万余部古籍“上了户口”。

“1912年以后印刷出版的书籍不能算是古籍。古籍还分为善本、孤本、珍本的标准,申报入库还要优中选优。”张继梅告诉记者,此次学校申报时选择了20部古籍,最终只有3部成功入选。“能入选的古籍都是‘传世国宝’,先前申报过的古籍,下批次都不能再入选,我们选择时慎之又慎。”

而此批18部古籍入选后,我省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达143部,其中116部得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于我省建成的“江西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库”中,这些古籍被扫描入库后,读者可在省图书馆内的相应设备上进行线上浏览。

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的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入库的明代泥金写本《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为例,该古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历史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用泥金书写文字的书籍称为泥金写本,字体凸出纸面,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泥金是用金箔在研钵中慢慢研磨成金粉,加入适量胶水等成分制作而成的。相对来说,泥金写本并不容易保存。这意味着古籍做好数字化再生性保护的同时,还要做好原生性保护。”

《东昌志三卷》为江西现存最早志书

记者了解到,这次入选名录的18部古籍来自省图书馆、省博物馆、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江西新增“传世宝书”。记者针对其中3部,采访了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相关专家,为读者解读其特别之处。

据悉,《永乐东昌志三卷》,为明代钟彦彰、曾钝纂修,是现存最早的江西志书,原版不存,仅有清初手抄本藏于省博物馆。该书辑录了数量可观的东昌题咏,较为详实地反映了东昌的历史沿革及当时概况。此书原本已佚,唯此抄本存于天壤间,弥足珍贵。

《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明嘉靖十五年,秦汴绣石书堂刻本,现存于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该书包含天文地理、植物、动物、书画等具体门类,品相完整,印制精美,内容完整。这部“宋代的百科全书”,将现存百科全书的年代拉到历史上限,其文献与辑佚价值之高罕有与之比肩者。

阳明先生文录五卷外集九卷别录十四卷》,为明代王守仁撰写,明嘉靖十二年刻本,现存于省图书馆。王守仁为中国古代理学流派——心学(阳明理学)之集大成者。此其文集,于研究阳明理学及明代历史具有极为重要之价值。此本版刻精美,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熊子易 晨报首席记者 饶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