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乡村建设行动的路线图,确保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作为农村基层组织“领头雁”的村干部,能否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广大农民一起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关乎着基层的未来,更关乎着农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乡村建设有了总体方案,如何琢磨吃透、花费心思、主动实践,如何成为乡村建设“行家里手”,已然成为了检验村干部能力的“试金石”。
纵观古今,各行各业的手艺人都不是盲目地进入本行,他们会因为喜欢而入行,会为了精进手艺而专注研究,当他们把脑力都用在了一件事上,就出现了如鲁班、马钧那样的大工匠。如今,乡村建设已经提上了日程,如何建设出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乡土人情相协调的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更加需要有“头脑”的“手艺人”来琢磨布局。村干部作为已经“入行”的乡村建设者,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这个“师傅”的带领下,还需要不断地自我修行,在琢磨吃透总要求的同时,还要动脑去细想村庄的整体规划、地域特点、群众需求。有了成为“手艺人”的高度自觉,才能当好“领头雁”。
心中有爱,手中有活。对于手艺人来说,他们选择了这个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谋生的方式,在本能上他们会对自己的职业敬畏爱戴,而其所展现的技艺正是自己心中的爱。大多数村干部,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对当地的产业特点、民风民情和发展面临的困难是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深刻认识自己所面临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实现以心换心、以心交心。在乡村建设中,要懂得用心雕琢蓝图,去寻找村庄的优势所在;要懂得用心体会群众所想,明白乡村建设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必须是群众说了算;要懂得用心去打磨自己,让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可以与乡村建设事业所匹配。有了成为“手艺人”的心境和无限热情,便能更好地爱护、守护这片土地。
手艺人之所以能被称之为手艺人,是因为他们在某一个方面非常专业,或者说我们从他们的技术中、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心血和能力。他们的这些本领、特长都是一点一滴地积累出来、干出来的。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当脑海中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的蓝图,并拥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那就要想方设法把所思所想付诸实践,让蓝图变成现实。对于村干部来说,这是个施展抱负的过程,也是个挑战自我的过程,当以自己的心血逐渐换来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美丽家园,成为村民认可的“行家里手”,收获到的必将是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杨丽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