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
“打酒吗?”
“打什么酒?”
“我要打一斤好酒!”
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青神县一个茶馆里的场景。为何要到茶馆打酒?最后却又没打走酒?故事围绕着一只特别的酒瓶展开,而这只酒瓶为何又会成为一件珍贵的红色文物?
五星酒瓶
5月21日,一起走进青神县红色西山展览馆,去探寻这只酒瓶背后的那段发生在青神热土上的红色革命斗争史。
红色西山
瓶底镌有五角星的酒瓶
是地下党组织的联络信物
走进眉山市青神县红色西山展览馆,红色西山四个大字十分显眼。在一个灯光明亮的展览柜里,摆着一只酒瓶。
这只酒瓶通体绿色,瓶高约30厘米,最为特别的是,瓶底镌刻着一枚五角星。
酒瓶底部镌刻着五角星
而这也正是五星酒瓶名字的由来。就是这只看似普通的酒瓶,却在青神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只底部有五角星的五星酒瓶,是青神地下党组织用于联络的信物。”今年69岁的毛光扬是青神县党县志办退休干部,说起这只五星酒瓶,他生动地讲述了酒瓶背后的故事。
1927年,青神县进步青年帅昌时、曾聿修等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上川南地区最早的地下党组织——中共青神支部,并组织领导广大民众开展了一系列反贪官污吏、斗土豪劣绅的革命抗争运动。
青神县党组织建立后,在各个乡镇都相继建立了地下党组织,当时青神县委经常要派联络人员到各个地方联络,底部有五角星的酒瓶就成了联络信物。
有一次,青神县党组织骨干毛慈影同志,派县里的一个联络员傅治明到青神东山的地下党组织去送一封信,傅志明便带着酒瓶到了东山教场的一个茶馆里面。到了茶馆后,他把酒瓶放在茶桌上,然后把茶盖盖在酒瓶的旁边。
此时,茶馆跑堂的“刘师”把茶盖盖在茶碗上,并拿起酒瓶看了看,问傅治明:“你要打酒吗?”
傅治明回答说:“是的,我要打酒。”
他再问:“你打多少酒?”
傅治明说:“我要打一斤好酒。”
“刘师”才说:“好,跟我来。”
傅治明带着酒瓶跟着“刘师”进了茶馆内室里面,向对方交待党组织的任务,并且将带来的信转交给了地下党的同志,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五星酒瓶上的党史故事
当年的联络员捐出酒瓶
见证当地红军武装斗争史
在进行了几年的地下斗争后,1934年12月14日,为配合和响应中央红军入川和红四方面军西进,创造苏维埃赤区,中共青神县委暨苏维埃政府四川青神西山红军总指挥部,组织领导300多名红军指战员,发动了一场威震川西南的“青神西山红军武装斗争”。
起义军连夜捣毁了梧风、土主、新场3个敌伪乡公所、杀掉了8名土豪劣绅和民团乡丁,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烧毁大量田产账债契约,没收和分发了土豪浮财,并准备次日晚攻打青神县城。
青神西山红军武装起义的爆发震惊了周边各县反动政府,青神、眉山、夹江三县急调反动军警500多人,对青神西山红军武装进行围剿。
青神县烈士陵园
经过数小时激烈战斗,终因寡不敌众,中共青神中心县委书记、西山红军总指挥许本达,县委宣传委员、西山红军军事顾问段兆麟等20多名红军指战员当场壮烈牺牲,县委军事委员、西山红军副总指挥邱骏,县委妇运委员、西山红军宣传委员毛慈影、西山红军大队长赵汉生等10余名红军指战员被捕,后在青神县城被敌人杀害。
西山红军起义虽然悲壮地失败了,但它却波及了川西南十余个县市,震撼了四川反动政府,唤醒了民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青神在当时已成为川西南革命斗争的摇篮,后被誉称为“小延安”。
而至今留存在青神这个秘密联络信物——五星酒瓶,和青神西山红军武装斗争使用过的马刀,便成了这段历史最好的证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