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红埔”军校——刘伯承苏区办学

历程,是光荣辉煌的100年,也是艰苦卓绝的100年;是奠基立业的100年,也是开辟未来的100年。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号将连续推送党史故事供网友学习。

“红埔”军校——刘伯承苏区办学

1931年11月初,刘伯承来到瑞金,并于1932年春担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按照毛泽东“我们要把红校办成‘红埔’”“把红校办成培养干部的基地”的指示,他主张“不空谈理论,一切从实战要求出发”,不生搬硬套外国的军事理论。

刘伯承亲自给学员讲课,全校会操时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操场上。在他的领导下,红军军校的教学求真务实,教员结合根据地的战争特点,与学员一起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一次,刘伯承到步兵连讲射击学,讲到弹道时,问学员们谁能回答出弹道是直的还是弯的。这个提问立刻引起了学员们的兴趣,有的说:“是直的,要不怎能击中目标呢。”还有的回答:“不对,是弯的,地球有引力嘛!”另有一些人没有急着回答,仍在思索中。刘伯承没有直接把答案说出来,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男孩挺着肚子撒尿的简图,对大家说:“弹道的形状和这个小孩子的尿线形状大致是一样的。”这一生动形象的例子,把学员们逗得哈哈大笑。待学员们笑毕,刘伯承又结合这个“尿图”,讲解了弹道成弧形的基本原理。

↑瑞金红军学校校舍

刘伯承是务实的,在教授战术课时,他常常带领学员走出课堂,甚至冒着危险来到前线战场上,实地讲解工事构筑、进攻与防御、地形利用等。1932年11月,刘伯承带领40多名即将毕业的学员,到中央苏区南大门的会昌、寻乌、安远前线讲解军事地形学,作为毕业论文解答课。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山地一片黑暗,刘伯承和学员们在林中宿营时,被当地反动民团叫来的国民党陈济棠部的一个营团团围住。刘伯承听到敌情报告后,迅速集合学员,进行现场教学,要求学员思考应从哪里突围。面对险恶的环境,学员们分析,下山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大道,肯定被敌人封锁了;另一条是羊肠小道,地图上没有标出来,只有当地山民打猎才走。于是大家决定,趁着夜色走羊肠小道,顺利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这批学员毕业时,在学校的留言簿上写道:“刘伯承校长是我们学员的求实之师,是我们终生学习的榜样。”

1933年10月17日,中革军委以红军学校为基础组建了红军大学,成为红军第一所大学,刘伯承任代校长,开创了红军办大学的先河。刘伯承组建了训育部并兼任主任,专门负责管理、教育和改造被俘的敌军人员。到长征开始时,学校共有三期学员毕业,为红军培养了彭雪枫、宋任穷、程子华、韦国清、邓华、周子昆等优秀军政人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