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天新闻丨江右时评:弹好“多重奏”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如同滋养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为企业提供发展必需的养分以及持续壮大的信心和底气。对于企业而言,它更像是阳光、雨露、空气,须臾不可或缺。企业渴望良好的营商环境,渴望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守信践诺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充足充分的要素保障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推动企业充分的享受各类社会资源,构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赛道,有效激发企业自由发展的活力。

将推动法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压舱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通过法治的形式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为各类市场主体行为提供基本制度保障,引领营商环境走向规范化、法治化道路。要强化法治建设,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让各类主体的行为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推进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符合法治要求,提升社会整体的法治化水平。同时,提升国家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确保履行执法检查、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等行为时,都符合程序合法性和实体合法性。要加强市场监管,打造具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市场监管既不能一管就死,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对企业进行合理科学的监管,积极引导各类企业按照市场规律,依法依规搞经营、诚实守信办企业,推进企业发展走向法治化道路。加大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欺瞒霸市、垄断经营等违法行为,对行贿受贿、寻租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建立公平清朗的市场环境。

将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器”。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企业对市场环境具有较强的敏锐度,哪里政策好、服务优,企业就涌向哪里。高效优质的服务是吸引企业的重要因素。但实践中,存在个别部门坐在办公室研究办法、制定政策,导致一些政策不能落实落细,企业不能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因此,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时,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想问题、做决策。要注重调查研究,前期做好市场调研,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需求,要把企业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政策好坏的“检测仪”,真正为企业解决所急所盼的问题,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要注重统筹协调,部门间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不能“我唱我的调,你吹你的号”,确保满足条件的企业能够顺利享受政策。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将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简化审批流程,真正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将推进诚信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强心剂”。诚信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推进诚信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要推进诚信政府建设,确保政府签订的合同、许下的承诺、制定的政策、设立的规定能如期兑现,让各类市场主体对政府充满信心。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职过程中要体现守信践诺的价值追求,不能兑现的话不说,始终对自己言行负责。要完善诚信制度建设,构建社会诚信评价机制、信用奖惩机制、社会信用监管机制、信用修复机制等,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体系。要全面掌握各类主体和个人的诚信状况,给予守信的主体或个人更多优待,对失信的个体进行惩戒,推进诚信成为利益的指挥棒,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就是美德、诚信就是经济的理念,推动各行各业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风气,为每一位投资兴业者提供一份安心、放心。(陈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