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
夏至
如约而至
标志着盛夏正式开始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
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至者,极也
夏至这一天
正午阳光几乎直射地球上的北回归线
北半球的白昼最长
且越往北白昼越长
夏至之“至”
是昼长之极,亦是日影之短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中写到
“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
意思是说夏至这一天
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
而夜晚的时间从此开始变长
日晷和宵漏分别是古人
白天和夜间的计时工具
时间在岁月中流转
四季在光影中游弋
浪漫又颇具仪式感
日晷又称“日规”“太阳钟”
是我国古代利用太阳投影
指示时间的一种工具
这具1897年出土于内蒙古托克托
现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汉代时期日晷
外形为方形
用致密泥质大理石制成
别看它其貌不扬
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日晷
为研究古代计时仪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赤道式日晷也是日晷中较常见的一种
其晷盘面平行于赤道平面
晷盘上刻度等分
晷针与晷盘面垂直
现代钟表的时针相当于日晷中晷针的影子
清华大学校园内镌刻有“行胜于言”的日晷就是一具赤道式日晷。(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日晷不仅可以授时
还可以指示节气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
古老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
“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
夏至日晷尺六寸
冬至日晷长
夏至日晷短”
意为冬至日太阳的影子长
夏至日太阳的影子短
古人的计时方式充满智慧与浪漫
晷针随光阴流转
每一道投射都是时间无声的脚步
夏至已至
万物向阳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节
愿你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不负流年
不负芳华
不负此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