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达海好“运”来 | 内河巨澜,何以济宁?

8月29日,“通江达海好‘运’来”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山东济宁。全国首个获得"双碳"认证的内河港口,全国内河港口中首家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集装箱操作的先锋,10万标箱的闪电式增长创下内河港口的纪录……这些醒目的数据和闪耀的名词,将焦点聚集在这座运河边上的城市,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期待。

"内河巨澜,何以济宁?"这个问题令人深思。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济宁是如何从“因水而生”演变为“因港而兴”的?济宁内河港口如何从一座简单的装卸港转变为贸易港、物流港、金融港,焕发出新的活力?它又是如何实现“以港聚产”以及“港产融合”,为济宁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随着采访团的深入,记者们一一找到了答案。

无中生有:一片水洼地上建起的"梁山港"

近日,记者站在京杭大运河梁山港畔,宛如置身于内河航运的发源地。这宽广壮阔的运河河道,见证了济宁港航由“因水而生”逐步演变为“因港而兴”的伟大蜕变。从这里出发,一艘艘现代化船舶沿河而下,载着着满当当的货物,往来穿梭,连接着全国大江南北,通往世界。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仅五、六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水洼地,干涸的航道无法承载船只,大运河在梁山县区域已中断。

“经过详细研究地图,运河近在咫尺,疏通原有的航道以连接大运河,西北的煤炭得以南下,实现西煤东运、北煤南运。我们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进行手续办理、清障、开挖疏浚、改建闸门等步骤。”梁山港口生产技术部经理张迪说,梁山港董事长陈哲在一个季度内解决了60多项制约通航的关键问题;96天内建成了航道沿线的20个泄洪涵闸;为保障航道水质水位,仅用了6天时间完成了航道引排水工程,总量达350万方。

仅仅8个月,梁山港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两年才能完成的工程。这得益于济宁市政府和济宁能源集团的高瞻远瞩,深挖“黄金水道”价值,以超前的战略思维规划、疏通、建设,延续了大运河的勃勃生机。此外,济宁能源修建了一条长达9.18公里的铁路,将瓦日铁路梁山北站与园区相接,使得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在梁山县“手挽手”,2000吨级满载船舶可从梁山港直达“长三角”。

2021年4月,梁山港实现了“公铁水”多式联运通航,串联了瓦日铁路、京杭运河和长江,形成了新的“丰”字形大通道。这一多式联运极大地缓解了北煤南运的压力,使得运输更加便捷,每年至少节省运输成本8亿到10亿元,社会效益显著。“铁路运输和水运都有运能大、耗能小的优势,梁山港凭借“瓦日铁路→京杭运河→长江黄金水道→东南沿海”大通道,实现了“公路+铁路+水运+集装箱运输”的多式联运,将港口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扩大经营范围。”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梁山港作为江北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已成为鲁西南多式联运货运枢纽和大宗货物集散中心。除煤炭外,小麦、面粉、钢卷等货物也可借助梁山港的集装箱,通过京杭运河的低运输成本发往长江流域以及东南沿海,成为连接西部煤炭产地和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港口物流枢纽。

港中生"智":"智慧港口"降本增效

你能想象吗?在济宁港航龙拱港,进行装卸集装箱作业的员工竟是女员工。她们手持操作盘,眼睛盯着前方屏幕,不到3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集装箱的装卸任务。

采访中记者看到,这些员工都是在远程中控室操作着这一切,利用5G回传的高清视频流信息和设备状态信息,完成一个个集装箱的装卸任务。在龙拱港还有很多类似智能化的场景,落地智能计划、智能车辆调度、智能理货、智能闸口、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港口已实现了全面感知、广泛互联、自主装卸、全面可视、高度共享、智能管控的建设目标,为内河港口智慧化建设树立了新典范。

“我们充分借鉴海港理念,并深度融合了京杭运河水运特色,在港机设备远控自动化、港口无人驾驶技术、港机设备国产化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应用、5G全场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首创性成果。”济宁港航龙拱港科技信息中心顾强介绍,5G、北斗导航、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赋能新一代内河港口建设,打造了“1+1+2+3+N”内河集装箱港口智慧化运营新范式,建设1个智慧生产管控系统TOS、1个数字孪生系统,部署5G专网和万兆环网2张数据核心网,实现堆场装卸、岸桥装卸、水平运输3大核心工艺自动化,落地智能计划、智能车辆调度、智能理货、智能闸口、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N个智能化应用场景。

目前,龙拱港建成了内河首个全流程自动化集装箱港口,实践了“远控自动化岸桥+无人智能水平运输平板车+自动化场桥”的内河集装箱装卸工艺新范式,实现了内河港口L4级无人平板车的商业化落地。

“科技赋能下的龙拱港建成运营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产化方案应用后港口设备投资降低30%以上,生产运营成本降低50%以上,生产能耗水平降低60%以上,安全效益提升90%以上,引领内河航运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相关负责人介绍。

港航经济:济宁综合实力彰显

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港口和航运领域中,济宁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京杭运河地理位置,以及政府和企业高瞻远瞩的战略性规划和建设,迅速崭露头角,已从一座简单的装卸港转变为贸易港、物流港、金融港,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关数据表明,截至8月16日,济宁能源港航集团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10万标箱,今年集装箱吞吐量相较于去年全年的5.7万标箱,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增长。这一增速在我国江北内河港口中位居前列,超越了运河沿线许多大港口多年才能实现的目标。

这一“创纪录”增长的背后,凸显了济宁港航经济蓬勃的活力,同时也体现了济宁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济宁市近年来的规划和战略布局。早在2019年12月,济宁市委市政府基于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优势,从“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的角度出发,作出了重要决策——“以济宁能源为主体,以梁山港为龙头,组建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整合全市港航资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此外,市委领导还成立了港产融合发展工作专班,为济宁港航产业蓬勃发展拉开序幕。

2020年,市委、市政府发布了《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明确了全市港口岸线,并将济宁港划分为8个港区,制定了各集疏运通道,为济宁港的发展、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提供了有力指导。市级层面也陆续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如《济宁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和《济宁市绿色港口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加速了全市港航物流的蓄势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成立于2020年5月,通过资产并购、吸收整合、股权合作、升级改造等方式,成功完成了森达美跃进港、龙拱港、太平港3个港口的整合,推动港口的扩能,突出梁山港、主城港、微山港三大亿吨级港口群的建设。

“济宁的真正根基在于自身的工业体量,这是与大部分港口城市不同的重要特点。”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济宁而言,港口不仅仅是交通运输的枢纽,更是促进现代大工业布局的理想引擎,港城融合发展将会是济宁的当下与未来发展的关键词。围绕以港聚产、港产融合,济宁市规划建设了梁山京杭多式联运物流园区、龙拱集装箱示范园区、跃进临港产业园区、邹城临港产业园区、微山临港产业园区五大产业园区。

同样,济宁港开通所释放出的强大动能,也将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先后引进陕煤化、中船集团、中交建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森达美集团、香港中华煤气等外资企业,与20余家战略伙伴签署合作协议,有力加速了制造业、物流贸易、信息服务等临港产业集聚。

“济宁港航经济的蓬勃发展凝聚了多方努力。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到政府的高瞻远瞩规划,再到企业的创新合作,每一个环节都为济宁港航经济的取得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撑。”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广宇说,未来随着内生动力的不断激发,济宁将迎来更为蓬勃、多元和可持续的发展阶段,为中国港口和航运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