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今起集中整治两类共享车辆

▲随着南昌共享车辆投放量的增大,违规停放问题也逐步显现。

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的投放,将共享经济推向了发展高潮。2017年,共享自行车开始进入南昌,今年共享电动车开始大规模投放,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到共享单车的身影。虽然共享车辆给市民带来了不少方便,但随着投放量增大,违规停放、事故频发等问题也逐步显现。

共享单车到底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正规化”?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今日起,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南昌市城市管理局、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三家单位联合出手,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含电动车)集中整治。据统计,南昌共享单车和电动车数量达39.1万辆,已经超负荷,下一步将邀请第三方机构测评确定车辆份额,实行总量管理。此外,针对共享电动车“合法化”一事,交管部门将按照规定逐步实行统一牌照管理,这意味着共享电动车有望上牌,获得合法“身份证”。

现状

南昌共享单车及电动车达39万余辆

据南昌市交通运输局运输服务科科长熊春平介绍,目前,在南昌投放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的共有十余家企业,总共投放的车辆总数达39.1万辆,其中共享电动车的数量达到24万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部分共享单车企业不仅停止运维已投放的共享单车,甚至连车都不要了,直接玩起了“消失”。

其实,共享单车的乱象早已显现,已成了城市的“顽疾”。昨日,记者在南昌街头走访发现,随着共享电动车的投放,如今,南昌共享自行车的数量锐减,而共享电动车逐渐抢占上风。

记者看到,在部分地铁口,共享单车堵门的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早晚高峰期。在上海路和北京东路交界处的地铁口旁,挤满了大量的共享单车,甚至已经将人行道堵满,影响了行人的正常通行。昨日下午,记者在阳明公园地铁站看到,虽然地铁站门口施划了几处停放共享单车的泊位,可是不少共享单车仍然随意停放,已经将盲道完全挡住。在青山北路公交站台旁,记者发现,一辆共享单车直接停放在马路上。

除了这些违规停放,更有甚者,将车停放在隧道、桥梁、高架桥等地,造成了极大的交通隐患。破坏车辆、将车辆丢弃在湖中等事件更是屡次被曝出。2018年,南昌市东湖区城管执法局联合多部门在赣江水面上对共享单车进行打捞,仅半天的时间,就捞出了600余辆。如今南昌共享单车数量超过39万辆,南昌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数量已经超负荷,对管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整治

对两类共享车辆开展一个月集中治理

针对共享车辆乱象,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南昌市城市管理局、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联合出手,对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开展整治行动,集中整治的时间为12月8日至2021年1月8日,整治的范围为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高新区、经开区、红谷滩区、新建区建成区、南昌县建成区、湾里管理局建成区,整治重点是地铁站口、大型交通枢纽、大型商贸中心以及写字楼周边,学校、医院、综合运动场所及人员聚集场所等周边区域。

记者了解到,这是南昌市范围内三家部门首次对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开展联合整治。据南昌市城管局执法监督科科长万俊峰介绍,近两年,南昌一共设置电子围栏85处,施划非机动车泊位3.5万个,泊位长度达14.7万米,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

此次集中整治行动,南昌市城管局将负责做好非机动车停放区施划设置,督促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对共享单车违规停放以及违反城市管理规定进行处罚。而对于骑行共享单车和电动车交通违法的行为及乱象,则由南昌交警部门进行处罚。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确实有许多交通违法行为,如不按规定停放、逆行、闯红灯等等。”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秩序处民警说道。

记者在整治方案中看到,12月9日,南昌要求各运营企业完成自查自纠,而从12月10日起,南昌市城管局、公安交管局将严肃处罚自查自纠不到位的企业,收缴所有不规范停放车辆。如果企业自身运维能力不足,则需要委托具备资质和专用调度车的第三方企业承担车辆转运调度工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