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李妍婷,江西财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综合管理科科员,中共党员,国际学生辅导员。一位青春、阳光、富有朝气和饱满工作热情的“90后”,家在英雄城南昌,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及沟通能力。2018年入职以来,她始终初心如磐,担当实干,工作表现突出。近期,在学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对每位来华留学生尤其是一个个孤悬海外的留学生不抛弃不离弃,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守护神。
海外教育学院教师与留学生志愿者在一起。左一为李妍婷老师,右一为王琦老师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1月23日,校党委发布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集结令,李妍婷老师闻令而行,立即终止休假,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用务实暖心的服务赢得同学们一次次点赞。
“这是老师的责任”。当越来越多来华留学生向李妍婷老师伸出大拇指时,她总是这样回应。
■ 紧急联系“五湖四海”的学生
“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已经表明说会人传人,大家出门注意做好防护,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戴好口罩”“已通知学生注意防范,大家也多注意”……进入1月下旬,海外教育学院微信群里就开始布置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此时,李妍婷老师正密切疫情信息,并即时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渠道,编发疫情防控知识推送给学校的来华留学生。
“服务对象全部来自海外,语言沟通不畅,风俗习惯各异,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大难点。”李妍婷说,作为国际学生辅导员,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了解和尊重来自各国留学生的文化是前提。特别是疫情暴发正值中国农历春节期间,来华留学生并没有返乡过年风俗,此时大多数都留在学校,部分学生在寒假选择以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旅游的方式度过,还有极少数学生回到了各自国家。为避免交叉感染,守护学生健康,李妍婷老师返岗值班后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紧急联系上他们,了解每个人的去向动向。
学校已放寒假10多天,学生已分布在“五湖四海”,确保联系上他们并且一个都不能少,是件令人头痛的事儿。不过,李妍婷老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能随时联系到每一位留学生,她翻出全院200多个留学生电话号码,一个个添加微信好友联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联系上。
寒假期间,很多来华留学生因回国、旅游导致的时差问题、网速较慢等问题,给联络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有段时间,李妍婷老师几乎整天守着微信和对着电话本打电话,希望尽快联系上学生。不过,当一个个孤悬海外的来华留学生收到学校和学院关怀、纷纷在微信上向李妍婷老师表示感谢时,李老师此前的焦虑、困乏、疲劳,顿时被一扫而光。
疫情如战场,不打无准备之仗。就这样,李妍婷精准摸排了解到了全校所有来华留学生状况及基础数据。事实证明,这项具有超前预见性的工作非常重要,也做得非常到位。尤其在向后来学院每天向学校、出入境管理部门和江西省教育厅上报各种繁杂数据时,这些基础性工作帮了大忙。
■ 管好在校留学生的生活
截至2月16日,海外教育学院来华留学生还有144人留校(高峰时学校共有173位来华留学生)。如何能够在疫情期间安排好他们的生活?这是江西财大和海外教育学院战“疫”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自1月28日以来,寒假期间学院已安排为在校留学生发放食物5次,其中一次发放冷冻熟食,以肉类为主。而落实这些工作,成了李妍婷寒假值班日子里的日常,必须细心再细心。
因为对清真食物等因素考虑周详,学院为来华留学生发放食物时未出现纰漏,受到在校留学生好评。
左二为李妍婷老师,正在为留学生分配食物
制度是规范管理的最好手段。李妍婷老师根据学院要求,协助同事不断细化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相关制度,并及时发布至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但她深知,落实制度仅凭一己之力还远远不够。如何用好留学生志愿者队伍和力促形成留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成了李老师和同事们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右为李妍婷老师
由于疫情特殊性,中国学生志愿者无法进入校园,为这里的来华留学生提供帮助。于是,根据学院要求,李妍婷老师协助同事王琦老师组建了一支国际学生志愿者队伍,就这样迅速形成了留学生自我管理工作机制。从此,学生如需要帮助或有紧急情况,志愿者队第一时间提供志愿服务,疫情期间的生活变得日趋正常和更加有序。
■ 关注留学生心理健康
面对疫情,不仅有必要提高身体免疫力,更需要提升心理免疫力。李妍婷老师了解到,待在学校的留学生们格外想念自己的祖国和亲人,面对一度严峻的疫情形势,有些人变得焦虑起来。
针对这种情况,李妍婷老师通过公众号发布中英文版的疫情心理健康知识传达给所有留学生,通过微信、面对面聊天等渠道,积极和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疏导留学生的情绪,舒缓学生的压力。她协助组织国际学生志愿者队、其他留学生们拍摄正能量视频,带给同学们信心和希望。
正是在生活、学习上解决了留学生的担忧,在疫情防治上及时、有效地做到科学传播和帮助,使得留学生越来越信任这名年轻的美女老师。“我想对大家说,你们都辛苦了,首先我得感谢我们江西财经大学的所有老师们,尤其Sherry(李老师)和Archie(王琦)老师。每天24个小时,没有假期,在学校陪同我们安心生活。提供了我们口罩,药品和很多很多关心。老师您们辛苦了,虽然我本人不在中国老师们都天天关心我。每天都发消息问问我。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战胜病毒,财大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2月11日凌晨3时刚过,远在孟加拉的胡山同学,在朋友圈更新了一个状态,感谢李妍婷和学院其他老师。
2月11日,王琦老师组织国际学生志愿者队一起拍摄视频,来自尼日利亚的国际学生志愿者TAYO执导和拍摄此次视频,拍摄和剪辑足足用了一天一夜。12日晚,李妍婷老师主动为视频制作后期,不辞辛劳,乐在其中。14日,她将视频推送到微信公众号中,转发给所有学生,带给学生惊喜和感动。
正是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学生已经把李老师当成了贴心守护神,但凡遇到需要难题,常常会主动联系她。而在李妍婷看来,国际学生辅导员的责任就是要做好国际学生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助其成为身心健康、品行端正、对华友好、学有所成的国际化人才。
“学生找我,就是信任我。我帮助他们,是我作为教师的职责。”李老师说。
她,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为着内心崇高的师者职责与如磐初心。
她,与同事一道日复一日守护着自己的学生,迎接着充满希望的温暖之春。
(供稿:江西财经大学 喻春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