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都昌落后乡村“大蜕变” 脱贫摘帽迎小康

莫忘来时路,帮扶解困苦;脱贫重任坚,矢志不畏难;守得初心在,功成为明天;精准再发力,无胜誓不还。在都昌县周溪镇周镇社区第一书记刘新天的扶贫日记扉页,工工整整地写下自己的扶贫工作誓言。在村工作的1600多个日夜,他始终用真心、真诚、真情践行着这份初心和使命,带动周镇社区这个边远落后乡村迈向全面小康之路。

倾注真心,乡村面貌“大变化”

周溪镇周镇社区距离都昌县城40余公里,居住着511户2300余人,是一个典型的偏远滨湖乡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239人,低保户82户,贫困基数大、贫困人口多、村集体经济薄弱。到村任职后,他立即着手开展户情村况调研,每天走村串户,穿梭在村头巷尾,不仅把村情民情记录在“红本本”上,更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基本吃透了脱贫攻坚工作政策,理清了帮扶工作思路,并对于每个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烂熟于心,制定了详细的扶贫工作规划。

近年来,刘新天先后争取到单位帮扶资金110余万元,新建84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建造一座200KW光伏发电站,创办珠贝产业扶贫车间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水产养殖40亩,完成520余万元的村庄整治“七改”工程项目。目前,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10万元以上,摆脱了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面貌。

书写真诚 暖心帮扶“解民忧”

“以前,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要不是刘书记帮忙,房子可能早就倒了”。村民曹少松谈起第一书记刘新天说道。原来,曹少松与其母亲曹菊梅都患有重病,多次进行了手术治疗,加上母子两人都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无其他经济来源,主要靠政府低保金维持。刘新天了解后,积极向公司申请1万元维修金,帮助换盖琉璃瓦,新建小厨房,全力解决住房难题。

“随便问哪个村民,没有不认识刘新天的,老百姓有困难第一时间就会找他帮忙”。周溪镇周镇社区党支部书记曹小华介绍说,刘新天把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全村脱贫致富上,现在全村已有61户236人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1.57%下降到0.65%,

篆刻真情 疫线战斗“当先锋”

“面对重大疫情,带领老百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我的责任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正月初三,刘新天就赶到了村里,动员党员干部组建疫情防控小分队,强化疫情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措施,每天在全村鸣锣宣传,劝告村民“不串门、不聚餐、不搞户外聚集活动”,并挨家挨户讲解政策,带领群众精准防控,有效减少人员流动和近距离接触。

“曹叔,给你带了几个口罩,疫情期间尽量还是少出门”。为解决村民口罩需求难题,刘新天第一时间筹集4000多只口罩及消毒水等防护物资,并及时赠送到村民手中。同时,他还通过走访排查、电话、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宣传疫情动态、防护知识和应对措施,耐心教育和引导村民正确对待疫情,切实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五年扶贫路,处处为民情。刘新天从央企的一名科长,到贫困村第一书记,他始终坚持忠诚、担当、为民的情怀,始终保持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硬朗作风,砥砺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并推动周溪镇周镇社区顺利退出贫困村行列。(都昌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