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待遇”是道“良心考题”

率先实现教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任教满三十年的教师可免费乘坐公交地铁,构建多途径教师住房保障机制,对“名校长”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近日,杭州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行一系列助教惠教政策,为广大教师送上了丰厚的“新春大礼包”。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杭州这次直接提出“高于”,并用上了“率先”二字,表明了杭州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鲜明态度。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尊师重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到了今天,教师作为社会分工体系中一项普通但意义非凡的职业,不写“虚言”、不晃“虚枪”,从教师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真真切切”为他们谋福利,“实实在在”为他们提待遇,是让“最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最优秀的学生”教育愿景实现的必备条件。

有一种声音认为,杭州的政策不具有“推广性”:作为东部沿海城市的杭州“财大气粗”经济基础好,所以才能有为教师分更多“蛋糕”的底气。如果放到一个欠发达地区,本身财政吃紧,又怎么能像杭州一样以“高薪”来支持教师工作呢?

其实,杭州的意义不在于为教师分的“蛋糕”到底有多大,而在于其政策背后透露出政府主动、真诚为教师分更多“蛋糕”的姿态与意愿。“切多少”或许不能全由政府部门自己说了算,但“如何切”却是一道彻彻底底的“良心考题”。

事实上,“提高教师待遇”绝对算不上一种新鲜的口号或提法,但长期以来,“投教育不能快速产生GDP”“教师就应该‘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而追求精神富足”的想法仍在一些地方大有市场。还有一些部门不去真抓、实抓教师待遇,却在字面、数据上耍“小聪明”、搞“糊涂账”,一报材料“通通合格”,一问实际“无可奈何”,这种做法显然要不得。

可喜的是,全国已有不少省份在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上进行了探索。一些学校的教师招聘十分“火爆”,大批名校优质毕业生争相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这都值得称贺。当然,助教惠教的“大礼包”放出去了,关键还是要看落实。要进一步加强考核监督,让政府的庄严承诺通过可操作、可追溯的实施细则转化为每一位教师“荷包”里切实的收获。在待遇之外,要继续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通过各种渠道和多方努力,造就一大批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大国良师”。

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师待遇事关教育工作大局,事关全民族素质提高大计。对教育事业,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无论怎么投入都不算多。(顾小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