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流动社区” 实现民警队伍“8小时外”教育服务全覆盖

江西新闻广播讯(记者龚小娟、通讯员叶华星)为更加生动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江西饶州监狱去年开始在我省监狱系统率先推行“党建+流动社区”工作模式,通过“民警进社区报到”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同时加强对监狱民警“8小时外”的教育、引导、监督,有效促进了新形势下警民共建,实现了一举多赢。

创新管理架构,形成了层级分明的工作布局

江西饶州监狱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政委任管委会主任并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管委会的日常工作。社区管委会下设珠湖农场固定社区、余干流动社区、鄱阳流动社区和南昌流动社区,形成“1+3”的社区工作模式,全面落实了党支部、流动社区和民警个人的责任,尤其是各党支部都落实了民警24小时教育管理主体责任的要求。

监狱明确,各党支部负责所辖民警24小时的教育管理责任,既包含工作时间,也涵盖“八小时外”生活时间。因此,民警到居住地行政社区的报到、参与社会管理和活动、社会评价等,党支部有明确的督导、问询和考核的主体责任。

创新工作方式,形成了高效实用的操作流程

江西饶州监狱按城市行政区、县进行分组跑片,在配齐“三证一函”(即警官证、名片证、流动社区党员民警报到证和单位公函)后,派人主动前往地方街道社区进行登门对接。截至目前,余干、鄱阳的地方街道社区党组织已经实现了监狱党员民警报到全覆盖,南昌东湖、西湖、青山湖等正在紧锣密鼓对接中,南昌所有县区的报到工作将于今年5月底全面完成。

民警通过公开亮明身份、履行公益责任等方式,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比如,鄱阳、余干社区组织民警开展了参与地方计划生育信息录入、人口普查、防疫卡点值守等工作;南昌彭家桥社区邀请了民警开展法治教育讲座等活动。通过实实在在的参与社会治理,既有效融入了地方社区,又展现了人民警察的奉献担当,推进了警民鱼水关系,发挥了民警为社会做贡献的积极性。

收获实实在在,促进监狱党建工作再上台阶

党支部通过流动社区的平台,找到了民警“8小时外”自我管理和参与社区管理的抓手,对民警社会生活表现由原来的毫不知情、无从下手,到现在的全面掌握、有的放矢,做到对民警的工作和生活,立体考察、全面考核。

通过流动社区工作的开展,饶州监狱民警的精神面貌、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状态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民警的社会活跃度明显提高,2020年以来,监狱单位和民警多次获得上饶市“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五好新女性”等荣誉,监狱组队参加上饶市、鄱阳县、余干县的体育活动和书画比赛,获得多个团体奖和个人奖。

监狱民警有组织的融入社会生活、参与社区管理后,监狱单位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地方政府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大。尤其是去年以来饶州监狱流动社区的民警在防疫、人口普查、幸福小区建设等方面涌现了不少先进事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