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超级“黄金周”,“烹”之需有道

中秋、国庆假期临近,8天连休的超级“黄金周”即将释放充足消费活力,掀起假日经济新高潮。国铁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8天假期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铁路日均客流量将接近1600万人次,约为春运期间日均客流量的两倍。数据的背后是“探亲+旅游+亚运”等多重需求交织,是“吃、住、行、游、购、娱”多业态供给被激活。如何在“高速堵堵堵、景区人人人”的火热常态中烹饪出令群众满意的“黄金粥”,值得深思。

食材精选,给群众按需“调味”。烹饪之道重在“调”,调不仅仅是调菜品,重要的是动脑筋,调思路,智通道赢。群众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已从看山看水看风景转变为品情品调品质。目前一些旅游景区仍存在商业化、同质化的问题,相似的景、相同的旅游产品、过浓的商业气息不免令群众产生消费疲惫。要以“服务群众、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旅游偏好、兴趣爱好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为群众量身定制旅游出行计划,提供多种“对味”的文化产品。

文火慢熬,为群众用心“掌勺”。欲速则不达,大火猛烧只会烧坏这锅“黄金粥”。不少景区跟风打造网红打卡点,急于求成,激进经营,承载力不足且未科学限流,导致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端稳大锅,文火慢熬,用心掌勺。“精耕山海,细作人文”,将精细化理念贯穿于文化旅游工作全过程。立足本地实际,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借助文化力量形成独特价值,增强自我造血能力,使“网红”景区走向“长红”。

环境严治,让群众安心“品味”。假期未到,酒店价格先涨,涨幅程度普遍在3-10倍。“酒店刺客”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群众出行欲望,难免让人产生“趁火打劫”的感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餐饮刺客”紧随其后。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责无旁贷,需严格整治市场经营秩序,从事前预防、常态监管、加强惩罚性赔偿三方面着手,倒逼不良商家整改,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杜绝“天价”“黑车”“宰客”等不法乱象,努力营造安心舒心的节日消费环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唯有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动文旅产业优化升级,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市场环境整治,才能让“黄金粥”越来越香甜,景区“长红不衰”,真正守护群众的“诗与远方”。(程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