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天新闻丨江右时评: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在多个重要场合进行深入论述、作出重要部署。这些重要论述为各地区、各部门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方法论,指明了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方向和路径。

理解“新质生产力”要重点抓住三个关键词。“新”是创新,是核心。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管理、制度、模式等创新,通过各领域的创新为生产力注入蓬勃的发展动力。“质”是质优,是关键。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不是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革命性突破、颠覆性创新为生产力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质态,是根本。归根到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还是生产力,它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绿色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永远不能忘记的目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国际严峻挑战,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的迫切要求。核心技术对发展生产力之于咽喉对人体,不能等靠要,必须靠自力更生。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内发展持续承压,经济面临巨大压力,我们既要面临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还要面临技术“卡脖子”、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我们要回归到最根本的生产力上,依靠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推动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换。

新质生产力发展速度迅猛、成绩明显,优势、短板弱项同时存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成果丰硕。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商业首航,自主研制的重型燃气轮机总装下线,量子计算刷新世界纪录……丰硕的创新科技成果,一方面彰显了我国创新实力,另一方面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基础、厚植了根基。但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还有不少需要夺取的娄山关、腊子口,在芯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的关键性技术尚未突破,仍受到别国的制掣,人工智能技术尚与领先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新质生产力的客观问题,绝对不能视而不见,错失发展良机。

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必须坚持综合施策,在三个方向持续发力。

加强统筹规划,绘就产业发展“路线图”。明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的和实施规划,以前瞻性眼光聚焦产业发展,出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围绕战略任务,加强系统谋划,以科技创新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壮大培育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跨上快车道。

加强基础研究,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科技创新的理论来源是基础研究,中国面临的很多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归根到底是基础研究薄弱。要通过加大各级财政支持,优化研发布局,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方式,创造良好科研生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推动关键技术领域突破“卡脖子”问题。

培养人才队伍,回答好“钱学森之问”。要始终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加大对高端数智化人才的引进力度,打造一支高层次、高质量的数智化人才队伍,鼓励、引导科技人员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问题,营造人才长得成、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环境,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评论员 王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