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盈枝,丹桂飘香。10月26日上午,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科研分会2024年年会暨红医文化研讨会在赣南医科大学开幕。
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科研分会会长,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姚建红,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世东,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科研分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汪庆华,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二级巡视员杨蕊,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向华,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江西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钭方芳,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吴韬,南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秋根,赣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井冈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敖四江,延安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谭虎娃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位嘉宾代表齐聚赣医,共同探讨红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刘世东主持开幕式。
姚建红、钭方芳、张小康分别致辞。赣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瑞忠,党委委员、副校长廖伟出席。
姚建红对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为承办此次研讨会辛勤付出的赣南医科大学师生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赣南医科大学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红医文化研究,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建立专业队伍、健全机制保障等举措,在红医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他强调,传承和发扬红医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大家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红医文化研究走向深入。
钭方芳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同仁表示诚挚欢迎,并介绍了江西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她表示,此次来自全国最顶尖的思想政治、科研教育领域的众多大咖齐聚江西,开展高级别学术讲座、举办四个场次的分论坛、组织现场教学,为大家带来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大家相互交流、开阔视野、开拓思维、更新理念、提高学术水平,必将大大促进全国以及江西卫生健康思想政治、科研教育水平的提升,为中国式卫生健康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小康代表全体赣医师生对研讨会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兄弟单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给予该校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该校发展情况和红医文化研究历程。他表示,该校将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让更多来自不同战线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红医文化特别是红医精神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建构,共同推动红医精神的挖掘凝练和学术研究。
开幕式后,杨蕊、张小康、李秋根、谭虎娃、敖四江、姚建红先后作主旨报告。
汪庆华主持主旨报告会。
杨蕊以《传承红医精神,做实思政工作,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健康根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题,阐述了红医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强调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育塑造新时代红医。
张小康以《传承红医精神,服务健康中国》为题,回顾了中央苏区卫生史,阐释了该校总结凝练的“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红医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希望大家都来积极研究红医精神,弘扬红医精神,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李秋根以《“红色引擎”赋能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实践探索》为题,介绍了南昌医学院“红医+党建”“红医+思政”经验做法,表示今后将深化红医文化赋能高等医学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实践探索,努力争做红医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忠实践行者。
谭虎娃以《关于革命精神教育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为题,通过对延安大学利用革命精神开展宣传教育的总结思考,强调挖掘历史、丰富内涵是宣传教育有效的基本前提,研究深入、提升理论是宣传教育有效的根本保证,讲出宏大、呈现细节是宣传教育有效的重要途径。
敖四江以《红色家书是共产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印证》为题,从“红色家书描绘了共产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图景”“红色家书映照了共产党人对美好生活的孜孜探求”“红色家书彰显了共产党人对美好生活的奋斗情怀”三个方面,分享了一封封感人至深的红色家书。
姚建红以《深刻领悟红医文化之精神价值》为题,回顾了红医文化发展历程,阐述了传承和弘扬红医文化的深远意义,并发出《弘扬红医文化,构建精神家园》学术发展倡议,倡导传承赓续红医精神,培养仁心医者,勇担时代使命。
主旨报告会后,举行了圆桌论坛。延安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谭虎娃,赣南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廖志平,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任慰,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邱慧青,北京协和医学院校史研究室教授刘静,围绕红医文化研究与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科研分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汪庆华主持。
期间,对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科研分会2024年年会暨红医文化研讨会征集的优秀论文进行了颁奖。
此次大会由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科研分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协办,赣南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承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