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跨越九十年的红井情

初冬时节,走进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沙洲坝镇沙洲坝村,只见络绎不绝的游客簇拥在一口水井旁,用木勺轻轻舀起井水饮尝。

这口井就是人们熟悉的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中的红井。1933年,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这口井,让当地百姓喝上了干净水。90年过去,这里的井水依然汩汩不息、甘甜清冽,无声滋养着瑞金这片红土地。

跨越90年,流淌的是红井水,更是红井情。

在紧邻红井的一片稻田里,一条条水泥沟槽的灌溉渠在田间延伸。“多亏了这些灌溉渠,这片田每年都能旱涝保收。”沙洲坝村村民肖翔宇说,红井周边的这300亩稻田亩产可达2000斤左右,每年收入近14万元。

穿行在瑞金山乡田头,一个个关于水的故事不断发生。

在瑞金市叶坪镇东华山村,“苏区第一陂”东华陂水波寂寂。这里是中央苏区时期瑞金修筑的重大水利设施之一,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作“红军陂”。这几年,瑞金投入2亿多元,实施东华陂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节水改造工程,不仅让灌区总灌溉面积扩大到上万亩,更实现了从传统灌区到现代化灌区的转变。

如今的东华陂灌区,高产水稻连片种植,蔬菜大棚鳞次栉比,鱼塘里成群的鱼鸭游弋……“在这儿选址搞养殖,就是看中这里的水源充足。”外地人林江在东华陂下游承包了20多亩鱼塘,饲养了10多万只鸭子,年产值达一千多万元。

在瑞金市日东乡陈埜村陈家山,一股清澈的溪水顺流而下,穿过厚厚的山体,哗哗流向山下的村庄。陈埜村位于山坳里,水源不足,用水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去年,当地遭遇持续干旱,田地大片干枯开裂,村民要到十多里外的地方装水。

今年,瑞金市经多方论证后,决定从陈家山的另一侧实施钻山引水工程。拓宽陡峭的山路、翻山越岭运送物料、一米一米钻探山体……经过几个月奋战,山体被打通了,溪水欢快地涌出,沿着铺设的管道流向村民家中。

既为民兴水,也为民治水。

正值冬修水利黄金期,走进瑞金城市防洪工程施工现场,只见一台台挖掘机挥舞着大臂,工人们正忙着加固堤脚。

去年6月,一场洪水席卷瑞金,导致城区和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受灾。今年,当地启动城市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总投资达26亿元,建成后可将城市防洪标准从不足10年一遇提升到50年一遇,进一步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堤坝。

一个个关于水的故事,连接民生大计,折射人民情怀。

“红井情就是人民情。”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瑞金市委书记尹忠说,作为革命老区,瑞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当地把为民办实事作为重要内容,切实将民生“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幸福账单”,截至目前已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000多件,让主题教育成果真正惠及更多群众。(记者戴浩 郭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