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点上发力”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成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迈步新征程,各地要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体制改革上持续发力,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成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做强“创新驱动”关键点,激活新质生产力“动力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哈尔滨自贸区”到“广汽研究院”,从“宜宾极米科技”到“苏州工业园区”,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重塑世界经济结构,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必须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始终贯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工作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积极发扬钉钉子精神,瞄准科技前沿“新赛道”,在拼搏创新中练就“杀手锏”、破解“新难题”,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源泉。

做优“绿色发展”基础点,点燃新质生产力“强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实践充分证明,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两山转化的新途径,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迈步新时代,各地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宝盆”更多变为“聚宝盆”,更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做实“体制改革”着力点,激发新质生产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硬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各地有关部门要在深化体制改革上下硬功夫、细功夫。一方面,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机制,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人才培育“孵化器”、人才成长“大舞台”,创新人才发展制度和激励制度,摒弃和破除束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顺畅流动。同时要进一步健全规则、完善制度、加强监管,让一切生产要素创新活力竞相奔涌,汇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李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