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毫不放松抓好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毫不放松抓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打赢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保卫战。
粮食丰收,全局主动。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5%以上,目前正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南方地区出现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平均强度最大的高温少雨天气,旱情快速发展,叠加高温热害,造成南方部分地区中稻、夏玉米受灾较重,高温干旱已成为影响南方秋粮丰收的最大威胁,抗灾救灾形势严峻、任务紧迫。要把应对高温干旱、夺取秋粮丰收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深入分析高温热害和干旱对中晚稻、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广辟水源、精准施策、凝聚合力、应急谋远,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坚决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
千方百计广辟抗旱水源。高温少雨、庄稼缺水,会严重影响中稻抽穗扬花、夏玉米抽雄吐丝,给秋粮生产带来挑战,为粮食“解渴”是保丰收的关键所在。要加强对江、河、湖、库等水源的科学调度管理,保障农作物生长关键期用水。及时启动调整应急响应,向干旱重灾区及时调运作业飞机,备足增雨火箭弹等物资,指导各地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保障抗旱应急用水。动员群众采取打井等方式,广辟水源,千方百计增加灌溉面积,努力做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不减产、非灾区多增产。
精细精准落实抗旱措施。防灾减灾,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要针对有灌溉条件、缺乏水源等不同地区,把握旱情发展的不同形势,聚焦稻米、玉米等不同品种,分区分类落细落实应对高温干旱的措施。精准精细使用深水降温、小水勤灌、流水散热等以水调温关键措施,及时通过机械、机井等提水送水,组织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队集中开展喷施叶面肥、抗旱保水剂作业等。对受灾较重甚至绝收的地块,要抢抓农时,加快补种改种红薯、杂粮等晚秋作物,适宜地区的中稻可割茬蓄留再生稻。落实“一喷多促”等玉米稳产增产措施,同步落实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抗灾减损措施,做到大灾小灾一起防,西瓜芝麻一起捡。
统筹协调汇聚各方力量。“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抗旱救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仅仅依靠某个地区、某个部门的力量,很难实现保障秋粮丰收的目标。要注重凝聚合力,强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密灾情调度,共谋抗灾减灾措施。发挥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完善抗灾夺丰收的技术指导意见,发挥科技小分队作用,发挥农业12316热线电话和三农微信公众号作用,组织各级农技人员带技术带物资,下沉到市县村组蹲点包片,强化针对性技术指导服务,汇聚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使的防灾合力。
“预”字当头推动应急谋远。保秋粮丰收,不仅要过好当前抗高温热害干旱的重要关口,还要过好即将到来的病虫害、北上台风、东北早霜、南方寒露风等关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保秋粮丰收事关粮食安全大局,不怕备而不用,只怕用时无备。要坚持宁信其有、宁信其重,提前分区域分灾种做实应急预案,提早做好物资储备和工作准备,掌握防灾减灾主动,决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强国家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与区域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互联互通,不断完善灌溉渠系。要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进一步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继续推进全国旱情监测预警综合平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千方百计为粮食“解渴”、全力以赴促粮食“抽穗”,确保秋粮安全成熟、丰收到手,再续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辉煌,切实端稳端牢“中国饭碗”。(艾佩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