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附属子弟学校:读经悟道师先行,引经据典师可范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和思想,学校把国学经典引入课堂,通过传统国学教育,让传承千年的仁义、诚信等传统美德和礼仪在孩子幼小心灵扎根。

1月26日,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走进南昌市华东交通大学附属子弟学校,对“江西国学进课堂第一人”的邓锦芸副校长进行了一场线下专访,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图片1

古乐悠悠,书声朗朗,诗韵浓浓。走近邓锦芸副校长所带的四年级(一)班教室,能听到朗朗的诵经声传来,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读经悟道师先行,引经据典师可范,师生共读,书香校园。

图片2

为培养腹有诗书、德才兼备的学子们,老师们常学常新,一直践行在学习和实践的大道上。因为古代的书晦涩难懂,必须要用好的方法来带领学生,老师们采用了吟诵、歌唱的方式,以读为主,让学生们学习、诵读《论语》、《诗经》、《四书》、《道德经》等国学经典。

图片3

邓锦芸副校长告诉记者:“其实由老师带着学生去诵读,讲述其中的故事,学生会比读现代文更有兴趣,因为小孩更有探索性,会想古代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而且当学生读了这样的大经典以后,再去读其他的书,会觉得自己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现在我们班四年级的孩子,自己就能够读红楼梦,而且是原版的,不是改编版的。”

图片4

长期致力于中华经典文化传承的交大附小,常年坚持经典诵读,古诗文教学是全校师生的日常功课。学校设置经典诵读课,并在校内全面铺开。除了专门的国学课之外,也将早读和中午课间操的时候利用起来,有专门的带读老师在早读和课间操之前带着学生们诵读经典。每个星期学校的升旗仪式结束之后,每个班轮流进行经典诵读的展示。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邓锦芸副校长在采访中也表示到觉得还不够,准备下个学期的下午提前10分钟让学生到校,全校读《论语》。

图片5

邓锦芸副校长在最开始教书时,便会不自觉的在课程中添加关于些许国学的知识,在教的过程当中,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给了老师们惊喜,家长们也反馈觉得特别好。

图片6

随后,邓锦芸副校长发现全国很多学校、很多老师都在做国学教育后,开始到处看书,大张旗鼓地去拜师,到各个地方去学习后就有了胆量,开始大量的培养老师,举办师资培训,推展国学教育。

图片7

同心同行,尚无止境。目前,交大附小的师资培训已经办到14期。邓锦芸副校长告诉记者:“刚开始为了做第一期师资培训时开了十几次会,然后发出通知,广而告之后,真正来的学员只有七八个,当时觉得自己很受打击,但即使这么少的人,也还是把最好的状态拿出来,做到最好。到第二期时,就开始人带人来了,口碑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多了,后来延伸到一两百人。”无惧艰苦,认定便坚持,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前进的步伐!

图片8

国学经典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诵读经典,打牢国学根基,既能够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邓锦芸希望更多的学校能参与到国学教育中,为弘扬传统文化尽微薄之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