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大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长征第一渡》又一次在于都长征大剧院上演。自3月23日首演起,该剧已演出140余场。“看了《长征第一渡》,到于都才不留遗憾。”有观众如此感叹。
《长征第一渡》不止于舞台表演。它是多维度的,有革命信仰,有家国情怀。在这部剧里,每一个角色都是生动的,他们把红色的灵魂注入其中,共同演绎了一出革命悲歌,那些于无声处表达出的力量,让观众眼含热泪——《长征第一渡》更像一个坐标,让于都的红色文化有了更深沉的底色。
▲《长征第一渡》在长征大剧院定点上演
“《长征第一渡》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看的演出”
“讲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这句话也适用《长征第一渡》。演出以“长征”为题眼,共分“于都河畔、八万六千个告别、九死一生的承诺、万水千山的牵挂、新时代的宣言”六个篇章,以1934年10月8.6万余名中央红军战士在于都集结,夜渡于都河开启漫漫征途的史实为创作源点,再现了那段艰苦而辉煌的长征岁月。
小人物加大叙事,小舞台加大背景。《长征第一渡》演出时长90分钟,近140名演员参演,拉开了一场历史与未来的超时空精神对话。观演过程中,不少观众多次落泪,纷纷表示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看的演出”。在专业领域,它也收获了专家们的高度肯定。
“《长征第一渡》创作了一个百年史诗的新样式,呈现出艰苦岁月的心灵震撼,饱含情感的人文浪漫,融合科技的舞台机械,均体现了‘新’,打破了红色题材干瘪说教的模式,拥有人性的感动、视觉的震撼、互动的浪漫。”北京舞蹈学院原设计系主任、教授韩春启如是评价。
“《长征第一渡》对于主创团队来说不是‘活儿’,而是‘使命’。主创团队怀着敬意,秉持崇高,含着眼泪,激情澎湃。把视觉拉远,看见了史和诗;让情感走近,看见了血与火,不拾人牙慧的创新精神令人感佩。总之,这是一部具有英雄主义气质的史诗、一部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著名艺术家张继钢在专家评审会上说。
“史诗级的题材、国家队的实力、世界级的舞台”
“你等过人吗?等了多久?你等的人,他回来了吗?”表演开始,女主角老年英姑这直击灵魂的三问,表现了红军战士与亲人之间的呼喊与牵挂。这些直抵人心的场景表达,正是由高水平团队倾力打造的。
“《长征第一渡》创作团队有国家队的实力、史诗级的题材、世界级的舞台。”于都县旅投负责人曾丽娜介绍,该剧由国家级团队主创,导演肖向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广场活动总导演、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的执行总导演、核心主创,也是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三大奖项颁奖典礼的总导演。总编剧朱海、音乐总监舒楠、总制作人萨迦多吉都执导过国内多台大型演艺(晚会),获得过多项国家级荣誉。
《长征第一渡》的推出,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于都时重要指示精神的文化工程、政治工程,以中央红军战士夜渡于都河、集结出发长征的历史为创作源点,以百岁老人段桂秀一生守望丈夫王金长烈士的真实故事为创作原型,以闪回的形式全面、生动、立体地再现了红军夜渡于都河、北上长征的伟大史诗。
▲飞夺泸定河段舞台竖起,洪水巨浪扑面而来,效果非常震撼
全面创新的舞台给了这台演出不同一般的魅力。长征大剧院的舞台使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科技舞台设备——360度机械液压可翻可转可升降舞台,利用声光电多媒体,配合戏剧、舞蹈、武术等多元素的表现手法,让观众全景式、沉浸式深度体验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据了解,这个多轴智能飞行舞台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今年7月获得2023国际音视频集成展(深圳)产品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也是近年来该奖项的唯一特等奖,它为舞台表演的超时空对话增加了更为生动的叙事方式。
▲在剧末,老年英姑站在铺满草鞋的舞台发问
“《长征第一渡》让于都旅游实现‘过境游’到‘过夜游’”
为打造好“长征文化 ”品牌,于都先后建成了长征大剧院、长征学院、长征历史步道、红军小镇以及五星级标准的万达嘉华酒店、兰花主题酒店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推出了110堂红培精品课程,开发了8条红培线路,全国各地来于都寻初心悟初心、重走长征路的团队和游客络绎不绝,于都县红色旅游蓬勃发展,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上升。
“以前,于都旅游多为过境游,游客参观完长征纪念馆就到周边红色资源丰富的县市去了,但今年《长征第一渡》创排演出后,现状有了很大改观,很多游客就为这一台剧而来。于都正实现从‘过境游’到‘过夜游’的快速转变,成为赣州乃至江西红色旅游、红色培训的重要目的地。”曾丽娜介绍,《长征第一渡》是赣州市首个常态化演出的大型红色文旅演艺项目,作为新的“文化现场”,它还带动了于都红色旅游、红色培训发展,已有34个省直单位来到于都开展走读、观看活动,有多个大企业的千人团来此开展企业党建、团建活动,接待了香港、深圳等大湾区旅游团200多批次。
一台高水准演出的带动力量有多大?数据表明,《长征第一渡》上演后,有力地促进了于都县住宿、餐饮等业态的发展。长征学院接待住宿餐饮人数已达50.3万人,营业额突破4000万元。今年1至9月,于都县红色旅游达509.5万人次,同比增长21.5%;旅游综合收入达42.5亿元,同比增长23.6%;吸引县外红培、研学团队1400余批次、13.1万人。
▲创新的舞台配以高难度的舞蹈,产生动人的舞台效应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