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三点”发力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明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着力抓好“党建、产业、人才”建设,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以党建为引领,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桥头堡”和“主阵地”,更是服务“三农”、造福群众的“一线作战部”。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首先要建强“头雁矩阵”,着力在“选育管用”的全链条上用心,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让“头雁矩阵”焕发生机活力,自觉扛起乡村振兴重任。要强化理论学习,把党的最新理论和优良传统传递给每位党员,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纪律规矩严明、工作作风优良的基层党员队伍,以“头雁效应”释放“群雁效应”,更好地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课堂教、现场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拓展发展思路、提升专业素质,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本领才干。

以产业为支点,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广袤大地让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物产资源,从兰州的百合、康县的木耳,到陇南的猕猴桃、广西的沃柑,还有青海的菜花蜜、赣南的脐橙……数不胜数、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不仅自带“健康属性”,还勾起了无数人味蕾中“家乡的味道”,这本就是农产品与其它商品的显著区别,是独具特色的优势、更是看家资源。让特色农产品走进千万家,各地要充分立足当地基础条件、比较优势、地理区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更要把新农耕技术、经营理念引入乡村,与群众一同想办法把农业“基本盘”做大做强,让特色农业变成不可替代、优势拉满的产业链,稳扎稳打推进乡村振兴。

以人才为导向,点燃乡村振兴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各地要加强“头雁”队伍建设,选派熟悉乡村产业、建设、治理等方面的优秀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选配优秀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返乡经商人员、退伍军人等进入村“两委”干部队伍。要挖掘、盘活本土人才,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三农”人才队伍。将乡村的能工巧匠、非遗传人等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乡土人才搭建创业平台,让更多的乡土人才找到实现价值的舞台;要发挥在外能人乡贤作用,让他们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出谋划策、献计出力参与基层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王小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