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游玩时发现受伤大鸟 鄱阳湖多方抢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肩雕

10月24日中午,5位来自安徽黄山的游客正在中国候鸟小镇吴城松门沙漠游玩时,发现1只大鸟在沙山顶上一动不动,他们走近发现是一只鸟受伤了,于是拨打了110,并就近把受伤的鸟送到江西大唐国际永修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吉山风电场升压站,吉山风电场升压站张晋站长闻讯后,立即联系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站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紧急把受伤的鸟专车专船送往吴城港码头,然后由早己在码头等候的鄱阳湖保护区吴城站车辆把鸟接送到救护中心进行救护。

经鸟类专家鉴定,这只大鸟是白肩雕的亚成体。随后,医护人员对白肩雕进行了救护。从发现到救治不足2小时,为生命赛跑赢到了时间,目前受伤白肩雕伤情稳定。

近年来,中国候鸟小镇吴城爱鸟护鸟蔚然成风,涌现了许多救护鸟类的好人好事。连日来,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大批珍禽候鸟已从内蒙古草原、东北沼泽和西伯利亚原野飞抵鄱阳湖,开始了它们在此地长达近半年的越冬栖息生活。据了解,今冬新一轮鸟类迁徙大潮己来临,数以万计的珍禽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鄱阳湖,鄱阳湖越冬的候鸟种类、数量不断增加。正式拉开了江西鄱阳湖候鸟越冬序幕,标志着鄱阳湖开始进入候鸟越冬季节。

每年秋冬,鄱阳湖水落滩出,各种形状的湖泊星罗棋布,鱼虾螺蚌丰富,水草野花飘香,吸引了大批来自内蒙古大草原,东北沼泽和西伯利亚荒野的数60万余只珍禽候鸟来此越冬。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11种、Ⅱ级达66种。白鹤是鄱阳湖候鸟中的旗舰物种,全世界共有4000余只白鹤,其中98%以上在江西鄱阳湖越冬。还有占全球种群95%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60%以上的鸿雁等候鸟在此越冬。

白肩雕(学名:Aquila heliaca)又名御雕,是大型猛禽。体长73-84厘米。体羽黑褐色,头和颈较淡,肩部有明显的白斑,在黑褐色的体羽上极为醒目,很远即可看见,这是区别其他雕的主要特征。滑翔时两翅平直,滑翔和翱翔时两翅亦不上举成‘V’字形;同时飞翔时尾羽收得很紧,不散开,因而尾显得较窄长。幼鸟头皮黄褐色,背具黄褐色斑点,飞翔时尾常散开成扇形。2017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濒危物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物种。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