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崇仁县“仁理工作室”用温情化解矛盾 以法治守护和谐

江西省崇仁县巴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的“仁理工作室”,自2021年10月成立以来,已成为当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张亮眼“名片”。三年来,该工作室累计调解矛盾纠纷386起,接待群众法律法规咨询1600余次,涉及调解金额达1600万元,为辖区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老将”坐镇,专业调解暖民心。“仁理工作室”的成立源于基层矛盾化解的现实需求。为提升调解专业性,当地从公安、司法、社区等部门挑选了4名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担任专职调解员。工作室主要承接110接警后移交的复杂纠纷案件,重点聚焦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易引发治安问题的领域。县政府为其提供固定办公场所并拨付专项经费,确保调解工作高效运转。

工作室秉承“法理结合、情理交融”的理念,注重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调解员通过耐心倾听、多方走访和普法宣传,不仅解决了纠纷,更让群众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例如,2022年3月,巴山镇某居民楼发生一起工人坠亡意外事故。面对死者家属、房东和包工头三方激烈争执,调解员多次上门走访,依据《江西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厘清责任:无资质的包工头承担60%赔偿责任(60万元),未做好安全防护的死者承担25%(25万元),房东因雇佣无资质施工方承担15%(15万元)。最终,这场僵持数月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普法阵地,法治意识入人心。除调解纠纷外,“仁理工作室”还承担着普法宣传职能。通过定期开展法律讲座、提供免费咨询,居民逐渐养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工作室负责人邓爱平表示:“许多矛盾源于法律意识淡薄,普法能从根本上减少纠纷。”三年来,社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40%,邻里关系显著改善。

创新联动,护航退役军人权益。2023年,工作室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探索“法律+服务”新模式。双方联合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宣讲,并为退役军人及军属提供“一站式”司法援助。例如,曾有一名退役老兵因土地权益问题与村委会产生纠纷,调解员迅速介入,依法协调双方达成补偿协议,为其挽回经济损失9.9万余元。截至目前,工作室已妥善解决6起涉退役军人纠纷,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康湘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