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天新闻 | 江右锐评:“网课爆破”该如何终结?

近日,河南女教师遭“网课爆破”后猝死案宣判,两名涉案成年人被拘留。这起案件再次引发人们对“网课爆破”现象的关注。

“网课爆破”又称“网课入侵”,是黑客及不法分子通过非法破解密码进入网课,以强行霸屏、刷屏骚扰,乃至辱骂师生、播放不雅视频等极端方式,恶意扰乱教学秩序。当下针对网课的黑客入侵、“爆破”并非个例,如何有效治理网络爆破乱象成为一道现实课题。

爆破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赋权下的网络暴力,“河南女教师猝死事件”调查表明,网课爆破已经不单单是搞砸一堂课这么简单了,严重的行为还将涉嫌刑事犯罪。这也折射出网络上一些群体法律素养、媒介素养、边界素养等方面的严重缺失。

对网络暴力、爆破等极端行为,国家早有《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等出台,有效明确了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具体措施和法律依据,要求网站平台建立紧急防护,提供针对网暴信息的一键取证等功能等。

尽管如此,“网络爆破”事件仍然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整治乱象。尤其是平台方面,要实现线上教学课前、中、后的教学闭环,加强防止“网课爆破”的安全措施。在教师培训层面,也要提高教师应对“网课爆破”突发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铲除网络暴力滋生的土壤,应由法律、技术、平台等多方努力来监管。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未成年人作为网络建设的重要主体,国家、社会、和家庭都有共同责任加强宣传教育。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提高他们的网络使用意识和能力,规范网络空间的合法行为,防止未成年人介入网络爆破,关键在于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坚实屏障。

在阔步迈向网络强国建设的进程中,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是题中应有之义。它不仅是实现数字中国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筑牢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动力。无底线的寻欢,不是作恶的理由。营造更加清朗、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生态,必须要早日构建强有力的网络安全保护屏障。(长天新闻评论员 程娅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