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习近平总书记的妙解,道出了中华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真谛。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画卷,每一卷都飘着清幽茶香。小小茶叶,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有着不轻的分量。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再次体现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此时,广西各地为庆祝“三月三”举办各类春日集会。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时节,广西日报-广西云联合全国多家主流媒体,推出潮起春茶“上春山”——“三月三”全国主流媒体特别联动报道。在五湖四海的春色间,携那一抹春茶绿,邀您一起领略中国非遗茶里的匠心独运,共赴“非遗茶会”。
本期,我们走进四川雅安,来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透过纯正醇香感受天府之国的魅力。
四川雅安位于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处“茶马古道”要冲,盛产南路边茶。
雅安茶园。黄刚 摄
当地茶农采茶。黄刚 摄
南路边茶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清朝中叶,“茶引制”改为“招商引岸制”,雅安及周边产茶县的口岸“批验所”设于打箭炉(今康定市),因成都到该口岸须出南门,遂称此路所产茶为“南路边茶”。
从唐宋蒸青团饼茶到明代散庄叶茶,明末将散茶筑制成包,成为紧压砖茶。千百年来,南路边茶制茶技艺经过无数工匠的继承与改进,形成了独有工艺,主要包括杀青、蒸揉、渥堆发酵、拼配关堆、设架筑包等多道工序。2008年,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路边茶制作需经过渥堆发酵、设架筑包等多道工序。黄刚 摄
窖藏中的南路边茶。黄刚 摄
南路边茶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褐红明亮,叶底肥厚耐泡,可加入酥油、盐、核桃仁末等搅拌成酥油茶,主要供应西藏、青海和四川甘孜、阿坝、凉山等地区。“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南路边茶是藏族同胞日常必不可少的饮品,在藏族同胞心中享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
南路边茶汤色褐红明亮。黄刚 摄
巴蜀茶山万重青
春色竞秀碧波盈
品一杯南路边茶
在AI绘制的梦幻里
感受意浓豪爽的巴蜀情
请输入验证码